|
碧海银沙网讯(图/曾 青 文/何 强 编辑/小 飞 蔚 青)
一、高凉与徐闻
高凉人指的是来自原广东省高州府属各县的人,包括电白、茂名、化县、信宜、廉江(旧称石城)、吴川(含今湛江的坡头、硇洲)及两阳(阳江、阳春两县)等八属,后粤西罗定县移民又有人加入徐闻的高州会馆,分列上述总九属旅居徐闻的乡亲团体,又被当地人统称为“高州人”、“高凉人”或“高凉帮”。按史细究,高凉和徐闻曾经有很深的渊源,因为高凉古属合浦郡地。据《前汉书地理志》载:“合浦郡,武帝元鼎六年置,曰桓合浦属交州。户一万五千三百九十八,口七万八千九百八十。县五。”按该志载合浦郡下辖是徐闻、合浦、高凉、临允、朱崖五县。徐闻和高凉当时曾同属一郡所辖。
海安码头用牛车运糖下船的车辙遗痕
来自高凉地区这九属的商业团体的经济控制力虽没有广府帮、潮州帮和海南帮那么大,但其人数众多,而且深入乡村。据查,高凉人在徐闻城和海安港主要经营食油、烟叶、铁器、编织、船配件、竹器、缸瓦、葵扇、铁锅、小五金等,由其开设的商号则被称为“高州行”。相对高凉其他属的人来说,吴川人则相对独立,他们从事的大多是建筑、糖果买卖和旧货收买行业。高凉人除了商业外,还有甚多在徐闻地利用广阔的土地资源进行农耕等农业生产活动。徐闻有些地方地名的由来就跟高凉人息息相关的。比如说东部重镇曲界,其名称来由就是高州府人有关,据查清雍正十二年(1733年)宁海巡检司迁此后,各地的客商到此买地建街经商。当时集圩住户中,外地人居多,故称为“客界”。后来至清代乾嘉年间锦囊圩一书生要到雷州府城应考,爬山涉水走了一天才赶到客界圩,一打听才知道考期已过,他十分失望,在店铺墙上写道:“曲水曲山,曲曲前途到曲界。”这是出句,尚缺下联。第二天一高州府人到此卖艺,终于信口对上:“高才高德,高高武艺在高州。”此事广传,由此“曲界”代替了“客界”。此外,还有雷州半岛重要渔港外罗埠,其名称的来由也是高州府人有关,传说为外罗埠成埠前,当地荒无人烟,遍地荆棘野麻,高州府吴川县人定居于此,称之为“麻罗”或“麻罗湾”,麻罗是吴川话音,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广东省和徐闻县的政府刊物仍有“麻罗湾”之称,后来由当地讲雷州话的居民将“麻罗”再讹为“外罗”。
老师傅的猴拳惟妙惟肖
明清时期的广东设有十大州府。上六府为广州府,惠州府,潮州府,嘉应州府,韶州府,端州(肇庆)府;下四府为高州府,雷州府,廉州府,琼州府。众所周知,在旧广东省的下四府(高、雷、廉、琼)中,由于高州府辖地较大,人数最多,地理位置又处于战略要冲地带,因此便把高州府称为广东下四府之首府。徐闻县古属雷州府,离高州各属尚有数百里之遥,但从明清时期开始,海安港开埠,随后食糖贸易频繁,许多船只在此停泊,经商者纷来沓至,因而出现了店员和码头搬运工人。但为了之道和寻求更美好的生活,高州府人利用山水相连的地理便利条件,成群结对地南下有广东省五大港口之一的商业口岸海安港来谋生,《徐闻县志》的“水上运输”一章中记载,清代县内就有客货轮直通香港、澳门,并有商船来往于广西北海、防城,以及高州石城安铺,越南西贡、海防之间。所以从明清至现在,在徐闻地的外地人籍贯的家庭中,高凉人占了很大的比例,现在很多徐闻当地人在填写涉及籍贯的表格时,才想到自己的祖籍原是旧高州府属的信宜、吴川或石城(廉江)等邑。换句话来说,高凉人对雷州半岛南部的进步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和影响。
二、高凉人的职业和性格特点
在20世纪初以来,旅居徐闻地的外来移民中,以高凉人和海南人为最多。但高凉人到徐闻地(海安港)谋生,相比广府、潮州人来说,高凉人中当老板的人却相对很少。虽相比广府和潮州两帮,高州府和徐闻地仅隔府相依,山水相连,且路程与广、潮两帮相比较近,交通也较广潮两府方便。自清朝乾隆年间开海禁以后,就开始有相当一部份高凉人顺路陆路进入海安港做搬运工(挑夫)、船工匠、木工匠、泥水匠等职业。古时海安港口货物的装卸一般都由高州府人私人承接,分散经营。其时,装卸设备简陋,几乎全靠人力扛、抬、拎、背,很是辛苦!
木工是高凉人的手艺之一
除了港口上下货的搬运工作,高凉人涉足最重要的行当还有当地的造船业,旧时徐闻原始森林密布,盛产造船用的木材,而高州府各属则有相当多出色的木匠。从清代初年开始,由于粮食紧张,粤闽船商们热衷于去暹罗(中南半岛一带)送米,由于朝廷为了解决粮食短缺,也暗中鼓励他们出南洋去运米,并规定同船所载的其他商品还可以享受关税上的折扣,朝廷的优惠政策激发起更多人出海的热情,据史料记载,对于暹罗贩米贸易,“商民尤为踊跃,每一洋船回,各带回二、三千石不等”。而当时雷州半岛又盛产食糖,此时期整个雷州府三县年输出糖约五十至六十万担,全部由海安港输出,徐闻县多种蔗,产糖亦最多,当时徐闻甚至到了“糖价与米价等”的地步,可见其糖产之盛!这时精明的潮州人和广府人看中这点,纷纷涌来海安港寻觅商机,时常利用去南洋的大船往海外运送糖料,得款后再从南洋购进大米运回来翻滚盈利,出一趟海其利相当地可观。但要出海首先就得有船,当时造船的手续颇为复杂的,居民要向县府报船籍备案、若往外地造船更复杂,造船者首先要呈报原籍州县地方官,由原籍州县地方官向上级汇报,经同意后造船者再向造船地的地方官员提出申请。徐闻属于雷州府所辖,与高州府分属两府,在造船便利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当时很多人就“冒籍”在海安港造船,并在当地定居、娶当地女子为妻,这其中又以高州的石城县安铺埠人为多,至今在海安港若问起当地人的祖居地,不少人都说其祖先是来自“石城县安铺埠”,就是以前那些造船工匠的后裔。而当时在海安港维修船舶的是一些对造船较熟悉的木匠、钉匠、灰油料匠(大船造好后还需要上油和漆)都来自高州府各属。而造船中所需要的油灰、麻缆、钉铁、铁链等物料,也大多由高州府人(尤其是石城县安铺埠人)在经营。所以当时徐闻人又有句话:“大船是高凉人造,买卖是潮广人做”,大概意即做贸易生意的是潮州人和广府人在竟争,但出海所用的船只却是高凉人在制造的缘故吧。
清代的海安港面貌
明清时期,高凉人就在开始调进烟草到徐闻地加工和销售。据《徐闻县志》等文献上记载,民国初年有高州府石城籍人在徐闻县城开设“茂昌”号烟草加工店。为当时经营较早、规模最大的烟草加工业。尔后,相继有石城籍人先后进入徐闻各城镇的较繁荣的集圩定居,从事烟草加工业,其间县城有“茂昌”、“合昌”、“香龙”,前山圩的“意香龙”,锦囊圩“麻昌”、“昌龙”,麻罗埠“新益香”等烟草加工店。每天每店从业一般为15人以上,一般每天一店能加工制生烟、熟烟丝250公斤左右。原料多数源自高州府的石城县(今廉江)。
现在徐闻高凉人经营的药店
此外,还有徐闻当地教人习武的武师和跌打医师也大都是高州府人,据《徐闻县武林志》上记载,从清道咸年间开始,来自高州府电白县的绰号“铁猫子”著名武师就在徐闻地授徒;而清末时徐闻最有名气的武师陈贯森也是来自高州府石城县,陈贯森在徐闻地各大武馆都做过主堂师傅,声望一直很高,并兼做专治跌打的医师;其后到了民国时期,从高州府各属前来的武师和跌打医师更是牢牢地占据了徐闻地的主流地位,尤其是解放前夕,石城县安铺埠人张燕石兄弟在全县各地开馆授徒兼售药,其早年得祖传跌打医术,而且为人很好,除药费外概不受谢,贫者或反有以助之,以故执业数十年曾无蓄积,深得当地人的拥护。武师和跌打医师职业解放后被认为是旧时产物,不宜提倡,所以很多武师和跌打医馆又更变为药店,如现在塔头民主街附近的桂林药店,就是高州府石城籍习武人士伍某开设的。而除了武行还有油行,据查阅有关史料,民国时期单在徐闻县民主街尾至打铁街附近的油坊铺号较大型的就有十几间,较为有名气的有运新号、万昌号、嘉达号、一德号、万成号、永泰号、荣利号、开良号、开纯号、开富号等老字号,而在这些老字号油行中,不少就是高凉人开设的,出产的都是原料产自高州的特纯香油,深受当地民众的欢迎。
徐城桥头市场曾是高凉小学所在地
高凉人的性格很能吃苦耐劳又勤俭、重感情,虽然有语言方面的隔阂,但和当地人来往较为密切。就拿笔者来说,笔者算是地道的本地人,因为小时侯在徐闻县城旧城的署前街一带居住时,当时母亲身体虚弱,又在离县城数十里路的国营农垦场工作,那时交通不发达,从数十公里外的曲界西坡骑单车要一整天才能回到县城,所以母亲一上班起来就没有人带笔者,只好雇用保姆。而小时侯被请来带笔者的保姆就是一位高州信宜的大婶,当时我们都叫她“信宜阿姨”,后来笔者稍大后她就又到别家去带孩子,其后再大一点上学后还偶然发现她在民主街一带帮人做裁缝,每逢上学途中遇上时她常过来抱并经常给小吃给幼年的笔者吃,那时笔者年纪小,再后来笔者出到社会工作时再想寻找这位慈眉善目的“信宜阿姨”时,多方打听却已不知其下落了,屡寻不获,多少年来笔者心里一直很挂念这位高凉籍义母!
徐闻高凉人的刘宅大院
高凉人所说的方言包括高凉口音的广府话和客家话两种,早期旅居徐闻的高凉人绝大多数是讲高凉口音的广府白话的,但这种高凉口音的白话却跟正宗的广府话有明显的区别,旧时在徐闻城,当地人都说:“宁可与广州人吵架,也不愿同高凉人讲话”。原因很简单,当地人都认为正宗的广州话很软很柔和很好听;而高凉口音的白话却比较难听,夹杂着浓郁地方口音的拖声且语速又快,咭哩呱啦地就像在开枪一样。说是如此,但其实高凉人在徐闻当地人的心目中的形象却都是很干脆爽气,谦逊务实,节约俭朴的一群人。在徐闻地,特别高凉人的节约俭朴是一向闻名的。徐闻人常笑侃说高凉佬平时吃的小菜一般只有腌乌橄榄、炒冬瓜、豆腐乳、梅菜梗等几样。因为旧时这几味菜旅徐的高州府人常拿来送饭的,而且这些小菜价钱都很低廉,又可以很快速地下几碗稀饭,不影响到工作时间。尤其是那些在海安港码头做搬运、还有在县城做木工匠、泥水匠的高凉人,汗涔涔地撑着油亮亮的脊背,手拿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稀粥、一边抹汗一边和着从家乡带来的腌乌橄榄就是一餐饭。从徐闻人常说的这个小故事中可见高凉人的节俭也是出了名的。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后来,不少高州府人在当地节俭创业也获得了成功。
徐闻高凉人的潘宅大夫第
以前在徐闻县城东门,有一座很大的牌坊叫做“青云坊”,不过这座牌坊被拆掉了,除了青云坊外,东门还有一个很大的的大宅院叫做城东庄。这个青云坊和城东庄都是徐城高州府籍名门望族曾氏家族所兴建的,曾家如何有财力能建这么大的宅院呢?这要从曾氏的祖先曾精占说起,曾精占原本是高州府吴川县院村(现吴川塘尾曾屋村)人,自小父母双亡,家中又一贫如洗,不得不寄食在亲戚家中。后亲戚一家迁往海安千户所城谋生,明朝末年的海安港是广东的五大港口之一,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又是我国主要的蔗糖产地,当时几乎全国的大部分食用蔗糖都从这里打包装船运出的。所以曾精占也跟随着亲戚来到海安,为了谋生,13、4岁的他干不了挑夫的工作于是就在码头边帮亲戚做小买卖。就这样,苦捱了三十多年的曾精占也日渐成熟,在每天提篮小卖的日晒雨淋中小有积蓄并在当地娶妻生子、在海安港买下一小宅院定居,有了稳定的生活。但真正让曾氏脱贫致富的,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曾氏族谱的记载中说,清初的一年食糖丰收,糖贱伤农,糖价很低,曾精占却在一次与码头做搬运的众多高州府籍同乡们的打赌中夸下海口并后来真的倾其所有买入了一大批糖。阴差阳错的是,次年就马上赶上天灾,糖价飞涨十多倍,曾精占从此暴富。发家后的曾精占举家迁往县城东门外定居,他开始广购田产,并在徐闻县城东门外的繁华地带筑室置房。关于这段轶事,徐闻县的地方史志史料中亦有记载:曾精占此后开设杂货店,精打细算,苦心经营,从经营米、糖以及零星杂货,进一步兼营打造铁器、经营丝绸等行业。由于待人接物好,又善管理,生意日见兴隆。虽然曾精占暴富,但其为人却是相当低调,且乐善好施,在徐闻设药膳堂、开设义学、赈济灾民等等。这样,从高州府吴川县过来的小民曾氏家族从此富甲一方,子孙兴旺,最多时人丁数百人,曾氏家族也因此广结权贵,其家规很严,规定家族成员不准虐仆、不准嫖妓、不准赌博等。所以家族子弟,时至今日曾氏家族一直延续着良好的家风,大都受到中等以上的教育,在当地做医生、公务员、教师等职业者甚众。而当年城东庄曾家因为扶危济困,赢得乡亲的赞誉,为表彰曾精占,当时知县和县民在东门头一带建起了这座“青云坊”来纪念曾精占,并尊称他为“秉德公”(所以曾精占又被称为曾秉德),这就是徐闻县城东门外青云坊的来历。
徐闻高凉人的曾家小院
9图
下载贴吧APP,马上闯入高清视界
岭南俚人 7
2013-10-11
操作
三、“高州会馆”的来历和现状
笔者有一位在徐闻县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李姓朋友,他说他原籍高州府石城县(今廉江),他的祖父辈和父辈都是徐闻城内原高州会馆的理事,他向笔者打听这个“高州会馆”现在究竟在什么地方!细究起来,原来旧高州府人来到海安港后多从事小本经营,或码头船务、搬运等苦力贱役,有实力在大商家在初期并不多。高州会馆的前身高州府各属同乡会,成立于清朝嘉庆年间,当时高州府六属再加两阳(阳春、阳江)籍商人在徐闻县城观音山一带筹建高州府同乡会,是高州旅徐人士的同乡组织,但鲜为人知的是其发展历程十分曲折的。而据现旅居徐闻城内的高州乡亲搜集的资料和回忆,开始可能是因为经济不足没房办公。最初时房子是租用的,具体地点在观音山一带附近;后来又搬到首坊的一家吴川籍乡亲家的庭院里去聚会,同乡节日的聚集也是在此举行的,由于没有大型的固定会所的,一直未引起人的注意。到了清道光年间,同乡会的首领又组织同乡人募捐到一些钱买下一小幅地,建起同乡的办公场所,地址在今东门桥头附近。而到咸丰元年(1851年),随着以后高凉籍人来海安港的人数激增,便由徐闻县城“义隆号”和“兴隆号”的老板吴川人曾元生(即城东庄创始人曾精占的后裔)和海安埠“兴安号”的东主高州人刘仲和共同牵头成立了高州会馆,其后罗定人也申请加入,不过城东庄曾氏家族又捐资购进了紧邻会馆一幅土地,会馆面积较以前稍为拓宽了。会馆建立的宗旨既为高州旅雷人士集合联谊提供一个场所,亦是维护和解决高凉帮经济利益的社会团体。但可惜的是,该会馆大部分建筑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已被拆除,现只剩下小部分附属建筑,现址在徐闻县城东门桥头市场附近。旧高州会馆除了同乡联谊作用外,最主要的还是从实质上整合、统领海安港和徐闻城的高州六属及两阳属的商行(俗称高州行),当时“高州行”多经营食油、烟叶、船配件、铁器、编织、竹器、缸瓦、葵扇、铁锅、小五金等,经济势力较广府、潮州、海南帮的要弱得多,但由于高凉人数众多,又略比钦廉帮要强一些。而鲜为人知的是高州人还曾在县城建有冼夫人太庙一座(后来被毁)。另外除了县城,县北的英利墟也有一所高州会馆,这所会馆也是成立于清末,当时由于徐城的高凉士绅一起倡议捐助,在英利墟老街购置房产设立,但英利的高凉籍商人的子弟一般也送到徐闻县城的广高小学受乡土教育。由于徐闻匪乱英利这间高州会馆也在民国期间就已衰落了!
人总有生老病死,按中国人的传统和习俗,死者必须入土为安,有能力者更须叶落归根,将死者的灵枢运回家乡祖坟下葬。相比旅居徐闻地的广府人和潮州人、海南人,由于当时来雷谋生的高凉人从事都是一些如木工匠、码头苦力等行业,大都经济都不宽裕,加之高凉离徐闻路途又比较遥远,运送灵枢返乡的事十分困难。而且从事实上来说,最大的困难莫过于高州葬俗和徐闻当地的葬俗完全不同:高州人行土葬,与徐闻地不同的是高州人是用一种有“拣骨重葬”的习俗,即人死葬若干年后将遗骨拣出,放入瓦瓮内密封再葬。在棺葬三年后,重择墓地以陶缸(称“金缸”或“金罂”)盛骨骸迁葬。这些葬完又再葬的葬俗在徐闻当地人看来很麻烦,但高凉人却严格恪守这种风俗习惯。清同治年间,高州会馆就曾发起捐钱活动,动员在徐的乡亲人人购地建本籍人寄缸场和义冢。据现在旅居徐闻城的高凉乡亲回忆,解放前在县城南的“山猪坎”(现徐闻海关对面一带),高凉人就曾购置了近20余亩的土地专门用来给旅居当地的本籍乡亲亡故后放置先人遗骨陶缸的“寄缸场”。为了解决陶缸(称“金缸”或“金罂”)盛骨骸迁葬问题,又在山猪坎南面4里处的“山鸡落”附近购买了一块地做义冢,但由于旅徐的高凉人都热衷于把装有先人骨骼的陶缸运回原籍老家重葬,所以那块购入的义冢墓地少有乡亲问津,后来迫于现实,会馆只得承办代运缸回高州祖籍地迁葬的业务,只要去会馆登记和交纳一点费用就可把先人的陶缸托运回原籍家乡迁葬,业务开办后非常受旅徐高凉乡亲的欢迎。
徐闻广府会馆侧面宅第曾是广高小学所在
除了高州会馆和高州人的“寄缸场”、义冢坟山外,其实还有一所高凉子弟学校,笔者小时侯就曾入读过这家学校,不过那时这所高凉子弟学校在笔者入读时就已被改为徐闻县财贸口小学,当时这所位于县城东门桥头的徐闻财贸小学规模较小,只有1—3年级,笔者在那读到2年级班就转学到了徐城一小就读了,这所学校就在笔者所住的老署前街一带,后来读到初中还一次偶然去财贸小学时,还发现那时尚遗留有一通“高凉子弟学校”的木匾牌,用毛笔书写在白木板上的,不过已经丢在一间空教室的地上,上面已经布满灰尘。这个高凉子弟学校是怎么回事呢?!据查,原因是高凉人很注重子弟的教育,由于徐闻地讲是闽南语系的雷州语,与高凉口音广府话有较大的差异。高凉人所讲的这种广府系的方言话近代有学者又称其为高凉话,所以粤西讲这种广府白话的人也被称为高凉民系,虽然高凉话和高凉民系是尚待官方正式承认但事实已经可观存在的语言和民系,高凉广府白话具有不同于珠三角广府白话的深厚古俚语底蕴,粤西讲这种白话历史正音以古高州音为其历史标准正音体系,由于高凉人也并不认为自己是广府正宗文化的组成部分,而认为自己的文化体系是独立的,不同于珠三角广府话以广州-香港音为其历史正音体系,所以在异乡高凉人的自立感和区别感较强。基于此,高凉人从清代开始就在徐闻城内已设立了高凉小学,由旅居徐闻县城的高州商人在进口烟叶、纸张时每包交30文钱以支持办学。清末时一高州府信宜县籍同乡在民主街头终于购置了一所房产作为会馆的日常办公场所,但又因种种原因,买来的这处房产处于纠纷当中,由于高凉也是讲广府系方言的,所以高凉同乡一部分人也经常去广府会馆去聚集和看粤剧。清末由于徐闻出现空前的大匪乱,一些广府籍和高凉籍旅徐人士都纷纷把子女送回祖籍上学,导致这两籍同乡学校的生源短缺,为解决这个问题,不得不由高凉籍大佬出面和广府人协商,把高凉小学也一度并入广府小学,并称为广高小学,设于广府会馆旁。
民国时期,徐闻城内一位高凉阳春籍的高凉士绅谭彦权捐出其在城内桥头的一处房舍及庭院作为高凉小学的办学地点。这样,一个完整的高凉小学又从广高小学剥离出来重新成立自己的同乡学校,城内高凉籍子弟也得以聚在一起上课。据说以前在高凉子弟学校的操场边,还建有一座小戏台,逢时过节戏楼张灯结彩,在徐闻的高凉人在这里欢聚一堂,一派喜庆景象。再后来解放后,高凉会馆败落,分给无地的农民作为住宅,高凉子弟学校又被政府接收,并变更成为徐闻县财贸口小学,再后来1986年徐闻县财贸小学被撤消,于是其地便成为现在的徐闻县城东门桥头署前街的桥头市场及民舍。由于辟为简陋的菜市场和居民区后管理不善,现遗址已破败不堪。
徐闻为纪念冼夫人而举行'上军坡'游行
四、“两巷一园”和高凉移民村庄纪事
徐闻民间有“两巷一园”的说法,指的是明清时期在徐闻城有刘宅巷、潘宅园、曾宅巷等几大家族宅第。这几个家族都不是徐闻当地土著,而是全部来自广东高州府的移民。在“两巷一园”中又以南门塘的潘宅园和东门头的刘宅巷为著名。
潘宅园位于徐闻县城南门塘畔,明清时期徐城望族潘次海家族起造,潘宅园共分大夫第、塘南庄和县尹第三部分组成。据《高州三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