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冒充美女专盯中年男士,诱骗"投资"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公安局12月底破获的一起网络炒股诈骗案,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抓获诈骗嫌疑人73名。
这起案件有一显著特点,即在微信上冒充美女,专盯中年男士,诱骗“投资”。2018年3月,宿州市萧县居民靳某在微信上认识一个名为“海棠”的女子,两人就炒股话题相谈甚欢。在两人熟识后,“海棠”向靳某推荐港股,引导其进入炒股的网络直播间,并向靳某介绍炒股分析师、炒股软件客服等。
在“海棠”的诱导下,靳某下载安装指定的炒股软件,并按照分析师和软件客服的要求,陆续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汇款进行投资。靳某先后转账70余万元到股票账户后,投资屡屡亏损,想抽身提现却发现无法提现。当他再联系“海棠”时,发现该人已不知所踪。
交会费加"荐股群",50人中49人是骗子
12月中旬破获的案件,重庆市公安局南岸区分局主导,该局在重庆市反诈骗中心的指导下,打掉一个以“荐股”为名义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6人,扣押作案手机100余部、硬盘50余台。
经过4个月缜密侦查,专案组民警逐步查明了以朱某伟为首的“荐股”诈骗团伙的组织架构:朱某伟等人在广东省佛山市租赁写字楼,成立“百利科技有限公司”,招募向某明、董某媛和黎某等人为组长,聘用朱某帆、刘某宇、宋某等人为业务员,通过在网络“荐股”的方式,实施诈骗,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人数超过200人,初步冻结赃款已超200余万元,涉案金额预计更多。
经调查发现这些所谓的“牛股”均是嫌疑人编造的虚假信息。而为了避免受害股民发觉骗局的存在,嫌疑人均以股市行情不稳定,建议炒期货等,引诱受害人进一步进入犯罪嫌疑人设定的更深陷阱,被骗金额也越来越大。此外,业务员还会将受害人拉进一个股票交流群,冒充其他股民“安抚”炒股亏损的受害者。
办案民警说:“对每一个受害人,他们都会建一个这样的群,成员一般有四五十人。但群里只有一个是真正的股民,其他的都是骗子,一个业务员会注册多个微信账号扮演不同的人。”
网络直播间荐股,得手后拉黑投资者
12月初破获的这起案件,正是利用了现在大火的网络直播平台荐股,以达到诈骗的目的。
高某是一名投资者,时常在网络上学习炒股知识。2018年3月,一名女网友主动添加高某微信,向高某推荐炒“恒生指数”股票,并把高某拉入一微信群。群内有“荐股大师”“刀锋”发布自己成功预测走势的消息,群内亦有“股友们”把“刀锋”说的神乎其神,并在群内晒出自己参与交易并赚钱的截图。鼓动之,高某在群内提供的网络平台上开户进行交易。
此后,“刀锋”经常在网络直播间开直播,讲解大盘走势,推荐“恒生指数”股票。在他的“指导”下,高某很快“盈利”,并继续投入大量资金。当后续出现“亏损”情况时,“股友们”又以“大盘不稳定”、“扳回本金”为由,纷纷劝说高某继续投资。直至最后“刀锋”突然退群并且关闭了网络直播间,高某被踢出微信群,先前的女网友也将他拉入“黑名单”。前后共损失了几十万元人民币的高某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遂向上海市公安机关报案。
经查,犯罪嫌疑人熊某等人注册成立电子商务公司,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虚假证券交易,并通过网络直播间非法荐股实施诈骗。上海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21人,涉案金额800余万元,该犯罪团伙到案后对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QQ群冒充分析师,诱导投资新品种
一是拉人加入荐股交流群。不法分子通过投放网络广告、分享微信朋友圈等方式开展虚假不实宣传,以免费推荐“牛股”“涨停股”等吸引投资者加入荐股微信群、QQ群。荐股微信群、QQ群中往往有所谓“老师”“分析师”引导交流炒股心得,卖弄炫耀炒股业绩。
二是诱导参与新品种投资。在推荐的“牛股”不灵后,不法分子便以“股市行情不好”“炒股利润率低”等理由,向投资者推荐外汇、贵金属、石油、邮币卡、大宗商品,或者境外指数等新型投资产品,号称这些新投资品种具有投入低、收益高、交易灵活方便的特点,适合普通人投资或与股票进行组合投资。微信群、QQ群内的“托儿”则伪装成投资者现身说法,上传交易盈利截图,吹嘘获利丰厚,诱导其他投资者下载交易软件或APP注册开户,并入金参与交易。
三是设计种种套路诈骗投资者资金。这些新品种大都实行杠杆交易,有的杠杆高达数十倍甚至上百倍,行情稍有波动便造成大幅损失;有的交易平台或其展业机构以“喊单”等手段引导投资者频繁交易,赚取高额手续费;有的平台故意反向“喊单”,导致投资者迅速亏损、爆仓;有的平台以更换“高级老师”帮助投资者挽回损失为由要求追加资金,导致亏损进一步加剧;有的在投资者资金损失殆尽发现上当受骗后,即把投资者拉黑或踢出交流群。这些交易平台有的是与投资者对赌,投资者的亏损就是交易平台及其会员等展业机构、营销人员的收入。有些交易平台实行虚拟交易,其交易走势图(K线图)复制境外市场以往行情,由不法分子通过后台操控,投资者一旦参与交易大都血本无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