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1451|回复: 20

『李阳英语』寒假充电,为新学期加分!课程低至780元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8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640.webp.jpg


640.webp (1).jpg

『李阳英语』寒假充电,为新学期加分!


寒假课程惊喜优惠价:780元起!


本校开设小学、初中、高中 四大王牌课程:英语、语文、数学、书法


官方微信:lyyy-mm(李阳英语茂名分校)
电话:0668-2827233、2199779
地址:茂南区油城七路26号(平安保险正对面)

 楼主| 发表于 2019-1-9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国外也一样

纵观我们身边的人,但凡取得一定成就的都是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才有成功的可能。

学习也是一样,谁不是一路考试拼搏上来的,谁小时候不也是一大堆家庭作业,有时做得不好还要被老师批评两下?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在这过程中更加感受不到什么快乐。

有一些家长以为国外的教育就是快乐的,其实在国外,优秀的学生他们一样要很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比如新加坡的小学教育,教学领域非常广泛,除了一些专门的课程之外,还有艺术、语言方面等领域,充分开拓学生的天赋。

但是新加坡的中小学教室后面不也经常悬挂着一把戒尺吗?据说,孩子表现不好,老师是要照手心打三下,而且是要两个老师在场才能执行。

所以,让孩子快乐成长是正确的,但是学习过程一定是要辛苦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并不意味着孩子课外不需要复习,不需要刻苦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0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倾听。在给孩子订立规矩之前,倾听一下孩子的想法。最好是跟孩子进行一次充分的讨论,而不是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进行控制。

比如孩子吃饭没规矩,东挑西捡,用手抓着吃、又或者孩子总是剩下半碗饭。家长完全可以耐心的询问孩子是什么原因。是因为食物不可口?不习惯用筷子?还是真的是因为吃不下了?

倾听、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再给孩子制定规矩。什么时间开始吃饭、吃饭的时候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如果再调整之后再吃饭没规矩,再约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待人、礼仪、修养、习惯,都是在告诉孩子要自爱,尊重别人的同时更要尊重自己,只有懂得尊重自己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当学校组织家长参加亲子活动时

睿智型家长这么认为:

组织这样的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负责任的做法。孩子仅仅依靠学校是没有办法教育好的,只有家校携手配合,教育孩子的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结局: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进步。

理智型家长这么认为:

我每天拼死拼活的工作就是为了孩子,希望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生活更加幸福。只要是学校举办的亲子活动,我都会主动参与,这是我和孩子共同参与活动的最佳机会。

结局:家长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孩子的成长更健康。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耐心倾听

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让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既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的勇气,也为孩子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帮孩子建立物权意识,区分自我和他人的界限。告诉孩子:“自己的东西可以自己支配,可是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如果想要拿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征求别人的同意,不能偷偷拿,也不能明着抢。“

有的孩子会偷偷拿大人的钱去买东西,看到其他同学的玩具,孩子可能会“顺手”拿回家。这正是孩子没有物权意识造成的,爸爸妈妈要帮助孩子承担责任。当孩子喜欢拿别人的东西时,不要轻易界定孩子是小偷,请先帮助他分清楚:物品是有私人和公共的。对私人物品,不能乱碰;对公共物品,从哪里拿的要放回哪里,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就要学会等待。
 楼主| 发表于 2019-1-15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激发思考

当孩子把牛奶洒得满地都是不知道怎么收拾的时候,当孩子遇到难题不知所措的时候,你要怎么办呢?别发火,也别责怪孩子笨,试试下面的句子,激发孩子思考问题的能力吧!

你觉得怎么做好?你有什么妙招?

你该怎么做?你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如果你好好想,一定能想出好办法来。

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如果你想要……你觉得有几个办法?

想一想,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咱们一起想想办法?还是你自己想?

我相信,你一定能想出好办法的。

孩子,真棒,这个办法想得真好。

鼓励孩子积极思考,自己想办法解决眼前的难题,对孩子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帮助。
 楼主| 发表于 2019-1-16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本来是一个美德,但如果父母不向孩子做正确的示范,孩子是很容易产生误解的。

     有一次,我在厨房里忙着做晚饭,放在客厅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因为刚刚把菜放进锅内翻炒,实在抽不开身,我就对着坐在客厅看电视的儿子喊道:“儿子,帮妈妈把手机拿过来好不好?妈妈在炒菜呢。”

     儿子倒好,直接回答我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也忙着呢。”当时我生气之余,也意识到孩子似乎对这句话产生了误解,在他眼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像有点事不关己、推卸责任的意思。

     做完饭后,我坐到儿子身边,说道:“儿子,刚才妈妈叫你帮我拿手机,是因为我已经把菜放进锅里了,如果出来自己拿的话,菜很可能会糊掉,这样就要重新炒一遍了。虽然拿手机这件事是我自己的事,但刚才我做不了啊,所以才需要你的帮助。妈妈想让你明白: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而自己不能做的事,可以请别人帮忙,不要自己硬撑着,好吗?”

     儿子听完我的话,抱着我说道:“恩,妈妈,我明白了,以后妈妈不方便做的事,我就帮妈妈做。”

     “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更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千万别拿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对比

“你怎么这么笨?其他同学都能考满分,大家都是一样的老师教的,别人能考满分,你为什么就不能考?“当妈妈对孩子说这种话的时候,孩子的心里是脆弱的、怀疑的,因为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笨,可能自己真的很笨。

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因此受到伤害,觉得自己真的就是笨,不如别人,也从此背上了这样的标签。慢慢的,你会发现这样的标签对孩子是一种压力和暗示,就像魔咒一样,孩子会在你的咒语里转圈圈。
 楼主| 发表于 2019-1-18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坚持不懈

在学习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一蹴而就的,真正的成功都是积累的结果。超常发挥是可望而不可求的,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未来寄托在那渺茫的希望上,因为高中三年我们是在拿自己的青春下赌注,我们不敢输,也输不起。因为即使重来,你还能怎么样呢?

现实一点说,竭尽全力的人很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跨入清北的大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与成长轨迹,是难以比较的,再加上太多的运气与偶然,结果是否如人意往往难以预料,我们要做的就是做最好的自己。你敢不敢说,我心甘情愿,无怨无悔;你敢不敢继续拼,继续赌。如果你有这样的气魄,那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前进的步伐。
 楼主| 发表于 2019-1-19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一分脾气七分害

教育界的专家指出:贫穷不会带来教育的失败,但精神的虐待一定会制造一个问题儿童。

让孩子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就如同给她带上了终生痛苦的枷锁。很多家长把孩子的任性、不听话、顽皮捣蛋归咎在孩子身上,其实每一个问题儿童的背后,必有一个问题父母,这是铁的规律。

孩子的问题,几乎都是家长的问题,只是很多父母不愿意去看见自己的问题,总是想尽各种办法修理孩子。

再有灵性的孩子,如果遭受了精神虐待后,都会走向消极、悲观的世界,这是不可避免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1-20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夸孩子别嫌“啰嗦”

  “你真棒”是家长最省心、最随便、最廉价的第一反应,当然也是最没有效果的无用功。所以当了解了“夸具体”原则时,家长很难适应,不知道除了“你真棒”之外还能说些什么。这时,一定要用更多的话语描述孩子的努力,这会引起孩子的共鸣,夸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爸爸的素质有多高,孩子就能飞多高

用理性的父爱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提高自身素质是教育孩子的关键

正确“导航”是爸爸的第一要责

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爸爸

爸爸也应该向孩子学习

别忘培养孩子合群意识

给孩子种下一粒“理想”的种子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不要让孩子依赖成性:父母给孩子的爱愈多,他对父母依赖性也愈强,爱本来发自天性,但父母不能让他自觉是温室里的一朵小花,每一秒钟都需要爱的滋润,没有父母跟在身边就仿佛失去行为的指针,这不算溺爱,但却爱得不得法,也爱得缺乏深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