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绿地四季印象二期开盘,火爆劲销。 今天又听说,电白碧桂园、金源海湾城五一启动认筹,查征信,验银行流水,登记VIP,锁定目标客户。 2018年整体中国经济的下滑,各行各业的萎靡之势,似乎都动摇不了人们对于买房的热情。住房关系到民生,比任何行业都来得更加直接,粗暴,如火如荼。 你对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房价了解多少?
茂名很多楼盘的单价已经破万。 不少在外发展的朋友打算回老家购置一套房产,却被这房价惊吓到了。中山、东莞才一万出头,茂名的房价如何支撑这个数字?如何比肩二三线热门城市?
本文适用于打算在茂名本地买房,尤其是刚需房的朋友(仅供参考)。
1
首先说一个发生在身边的事情。 我有个同学在水东做建材,2008年买了一中旁边的海景明珠,均价2500元/㎡。十年后,这里的二手房卖到了6500+元/㎡。数据看起来不错,十年时间房价涨了近三倍。投资回报率跑赢市场上几乎所有的理财产品。 他原本家住森高,五年前结婚,小两口才住进海景明珠。小区里有物管,有配套,走到阳台眺望大海以及一中的校园美景。按理来说,小两口的幸福指数是直线上升的。
可事实不是这样。小区虽然规划完善,可落地的地方没几处。底商入驻没几家,真正住进来的业主也寥寥无几,很多房子至今仍是毛坯状态。一到夜晚,偌大的小区里瞎黑一片,亮灯的没几户人家。 茂名楼盘的空置率高得空前绝后。 同学住了不到半年,便搬回森高跟父母住一起。
2
绿地四季印象是茂名共清河新城规划出来后,第一个正式对外销售的楼盘。 共清河新城是什么? 共清河新城是茂名市政府对茂名经济向东向南转移规划的一个蓝图,位居电白区坡心镇和七径镇,主要范围在茂名大道以东,包茂大道以西,市民大道以南及以北。共清河新城规划出台后,有人唱有人踩,唱的人将其比拟为雄安新区,珠江新城,未来将是茂名最旺最新的CBD。踩的人认为茂名当前没有任何产业支撑这么大一片新城建设,很难发展起来。 在人们的议论声中,共清河片区的项目及周边区域配套不断传来重磅消息,政府政策利好,房企拿地动工,外资引入顶层设计……期间不乏绿地四季印象这样的项目。 说一件很匪夷所思甚至是诡异到不行的事情。
绿地于2018年10月拿地,12月一期开盘。据说开盘的时候还没拿到预售许可证。
划重点一:拿地三个月内,开盘。 划重点二:没拿到预售证,开盘。 这就是茂名速度。 话说回来,绿地是有多牛逼(缺钱)。深圳的历史上也只有万科在拿到预售证之前开盘的例子,而且是以前,现在的万科做不到这一点。
3
绿地四季印象的售价:7500元/㎡。
共清河片区尚处于一片荒地,绿地何以卖这个价钱?买绿地的都是一群什么人?我们先来谈谈这个售价的条件。一般来说,决定一个项目价值的主要因素在于地段,交通,配套,规划,产品价值。
第一,卖规划,共清河新城名片
(这里有教育,会展,奥体中心,文化中心,休闲中心,宜居宜业,未来不可限量。) 电白君点评:如果是刚需的住宅项目,人们更关心的是生活配套,商业配套。而生活商业就牵扯到人气指数,一个新开垦的地方,哪怕政府政策推动再好,也难以在短期内达到长期的人气聚集和生活氛围。有人说奥体在,会展在,学校在,还怕没有人气?别抬杠,奥体中心、会展中心的人气来之即走,还有学校里人气与你有半毛钱关系? 第二,借势高铁,绿地距离茂名南站仅1公里。
电白君点评:不好意思,大多数的人,不管住城里还是农村,去坐高铁也不过10分钟到半小时的车程。如果是为了坐高铁方便而去买房子,我真没那么壕。 第三,周边多个项目(华讯、石化苑),不愁没人气 电白君点评:一个项目,从拿地到规划到动工到完工到入驻,需要多少年?一个城市片区的人口转移,需要多少年?生活配套,商业配套,通俗点来说,一个商超,一间街铺,发展至成熟需要滋养多少年?我们可以看下身边的新楼盘,发展多少年才算聚人气? 上面提到的海景明珠,已经十年过去了,入住率不到20%。作为一个刚需购房者,你愿意住进一个空无人烟的小区里吗?或者说,你是否愿意先买房,放着,等十几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后再住进去? 那么,前面我问到的问题,“买绿地的都是一群什么人?” 答案来了:90%以上都是,投资客/炒房者。 他们手头已有房产,闲钱,乐于做资产配置。
他们买了房,对外放租,实现租金收益。 他们空置放着,十年,二十年,坐等升值。
…… 地产是近十年来最热门的投资产品。选择一处好的楼盘/商业,比起普通的投资,收益率是有天壤之别。谁能提前二十年预判城市风向,就能赢得这块蛋糕。 如果你是一名投资客,我也许会建议你去买绿地,虽然还有更好的选择。绿地其实是一个风险比较大的产品。如果共清河片区规划顺利,各项目顺利落地,人流量达到预期,那么未来10—20年房价将有突破性上涨,而围绕崇文学府,华讯大宅一带的房价涨幅会更大。 但是要说生活,刚需,幸福指数,我还是推荐水东湾新城一带。不管城市风向如何,成熟的地段和配套价值只会越成熟,稳中产生的升值才让人心里更加牢靠。 另外,从一个城市的幸福指数来说,如果没有炒房现象,如果政府将基础建设搞好,那么民生幸福感将会成倍上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