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地铁运营都处于亏损状态,但对于政府来说,却是赚钱的生意
在国内,是否拥有地铁可以看做是一个城市彰显财力的标志,也足以代表一座城市的形象,因此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开始申请修建地铁,其中甚至包括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三线城市。
但是,从2018年全国地铁的运营情况来看,目前国内拥有地铁的33座城市中,仅有4个城市勉强实现了收支平衡,其余的都处于亏损的状态。地铁之所以整体运营亏损,一个主要原因是前期造价太高,目前国内地铁的平均造价为5亿元每公里,而其中造价最贵的地铁,甚至达到了12亿元每公里。
除了造价较高,地铁的运营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国内地铁每公里的平均收入仅有17.6元钱,远远低于运营费用,这就导致全国地铁运营出现了大幅亏损。即使放眼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地铁运营其实都是亏损的,能够实现地铁盈利的只有香港。
并不是因为香港地铁乘客多,票价高,而是因为香港的地铁运营是与房地产商捆绑的,这些公司用房地产业务赚来的钱补贴到地铁运营上。所以,香港的地铁运营模式是十分值得借鉴的。鉴于目前地铁整体亏损的形势,我国在2018年上调了申报地铁建设的门槛,很多不符合条件的城市的地铁项目被叫停。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地铁运营并不赚钱,为什么国内还有这么多城市,趋之若鹜地想要修建地铁呢?难道仅仅是为了城市形象吗?答案显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政府和企业一样,哪怕是建设基础设施,其最终的目的也是实现盈利。
我们首先要知道,地铁造价高昂,政府往往是拿不出这么多资金来修建地铁的,资金最终都要来自于银行,而银行投资修建地铁,更是向利益看齐的,这笔投资后期还要向银行支付利息,这些资金究竟从哪里来呢?答案就是土地。
众所周知的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延伸到哪里,就会带动周围低价和房价的上涨,因为基础设施对于土地和房产来说,就是非常有价值的附加值。而地铁作为一种非常便利快捷的交通工具,更能起到带动作用,必将引起周边地区的地价、房价飞涨。
最重要的是,地铁一般都要绵延数十公里,从城市中心一直延续到郊区,能够辐射很大一片范围,这些地区原本价值较低的土地,瞬间就会上涨数倍,房地产开发商也会迅速囤积土地,建设楼盘,这样一来,不仅政府可以因此赚得盘满钵满,还能够大幅提升地区经济水平。
由此可见,地铁本身也许是一门亏本的买卖,但是一条地铁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则要远远超过其本身的价值。所以各地方政府实际上和企业有很多相似之处,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为了将规模做大,而政府的行为,则是为了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