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江砂的价格也还在上涨,从去年的100元/吨,涨到近来140元/吨左右。“砂石紧张是常态化了。”马建雄说。
为解决最近全国多地出现的砂石料供给紧张问题,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在北京刚刚面见了政府决策部门的官员。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现在提出要基建补短板,结果回头一看砂石不够用了,好多项目都停工了,所以上面重视了起来。”
自然界的岩石经风化、剥蚀等多种地表作用,在风吹日晒的数千年间,破碎分离成大小不一的颗粒,被河流冲刷带走。根据尺寸的不同,极细碎的称为沙,如泥沙、沙漠,粗一些的则为砂,后者更多是土木工程中的概念。现代建筑所采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沥青马路,都需要砂子。与石头一起,砂石骨料是混凝土中用料最多的东西,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品质。
“一平方米的房子要用砂石骨料800公斤,没有这800公斤,房子就建不起来。”胡幼奕说。当石头房和木头房成为历史,人类居住在砂子围成的空间里,行走在砂子铺成的道路上,穿行在砂子搭建的机场、车站与商场中……在很长的时间里,天然河砂这种建筑材料易得、便宜、好用。采砂船、挖车、廉价劳动力就是从事采砂作业所需的一切;对于需要它的人来说,一车装有十几吨的砂,价格也就一百多元。它对于混凝土结构稳定的重要作用,至今人工砂依然很难超越。它虽无处不在,但从不显山露水,以致于让人忽视了其存在与真正价值。
占地球陆地表面积20%的沙漠里的沙子,因为过于光滑无法在工业社会派上用场。真正可用的都来源于河流——其仅占地球面积不到1%。近两三年,以砂子价格暴涨为标志,这场有限的自然资源与巨大的社会需求之间的角力开始拉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