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卫不仅给城市带来了人们看得见摸得着体验得到的巨大变化,而且在思想、意识、理念、价值观与行为准则等方面给社会带来深层次的影响,尤为可贵的是催生了一系列城市治理新理念,对建设清洁美丽、文明和谐、宜居宜业的好心茂名滨海绿城寓意深远。
一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1月视察上海时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的广度与深度,在茂名建市60年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从城乡清洁活动广泛展开,卫生死角逐一扫除到市区河流清淤治理;从大街小巷乱摆卖消失到农贸市场改造后整洁有序;从公共厕所改造升级让市民享受星级服务到公共场所吸烟日渐减少;从垃圾分类起步实施到市民自觉不乱丢弃废物,创卫活动始终贯穿为民惠民红线,既让文明的阳光温暖更多人,市民有更多幸福感与获得感,又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成为党员干部、公务人员的行为准则与自觉追求。主城区整治一新的1号湖公园,过去是一座排放生活污水的臭水塘,许多市民掩鼻而过,周边居民饱受污染危害,虽然多次整治旧貌依然。在这次创卫中,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治理污水塘,还居民清洁环境,只用半年多时间,1号湖公园湖水清澈,鱼翔浅底,垂柳飘逸,为人们提供优雅的休憩去处,市民无不拍手赞扬。可见,创卫成果的背后,是为民理念的深化与践行。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忘为民初心,常怀惠民情怀,用心用情用功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才能为群众办更多实事,为创卫注入强劲动能。
二是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创卫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完成的。特别是对一些民众投诉不断、媒体多次曝光的“老大难”问题的破解,考验管理部门的为民理念与执行智慧。就以违规占道经营整治为例,曾有一段时间从闹市到小巷、从地面到天桥、从白天到深夜的全方位全天候违规占道经营,不仅给街道留下大堆垃圾,而且严重影响民众生活与城市形象。为了根治这一创卫顽疾,城市管理部门以取信于民的责任担当,敢于亮剑主动作为,将严格执法与善于疏导有机结合有序推进,引导入室经营,创造文明公正营商环境。经历耐心细致的说服动员和妥善周到的搬迁安排,使占道经营这个多年来想解决却难以解决的城市管理难题迎刃而解。正是这样一批为民众多年诟病的痼疾的有效治理,提振了民众对创卫的信心,提升了城市治理水平和城市品位。这告诉我们,创卫迈进的每一步都要付出艰苦努力。知难而进办法多,秉持“真情服务、用心管理”的情怀和持之以恒、不避艰险的韧劲,就能剑指顽疾久久为功抓出成效。
三是依法管理人人有责的共同价值观。法治与文明是社会的两块基石。城市管理服务市民、市民支持依法管理,两者相得益彰形成合力,城市才能成为我们共同的温馨家园。无规矩不成方圆,城市管理必须按照严密的组织与严格的法规实施,才能保证每位市民应有的权益,延伸城市的服务链条,给人以认同感与归属感。这次创卫取得瞩目的成果,原因之一是始终遵循法规,以法规引导市民凝聚力量。2019年3月1日起实施的《茂名城市市容和卫生管理条例》吸收了创卫的丰富实践经验,将创卫的许多行之有效做法长效化制度化,不仅是我市地方立法的重要成果,而且为创卫活动的深化和持续展开提供了法规依据,不仅使创卫在法规与制度的轨道上行稳致远,而且对引导与动员群众投入创卫发挥了激励与撬动作用。以往“乡村空心化,环境脏乱差”,成了一些村庄的最直接描述。随着《条例》进村入户家喻户晓,党员和村干部带头创卫,违章构筑物被拆除,河道上漂浮的垃圾被清理,村里建起了休闲公园,村貌焕然一新,用村民的话来说,自己动手建起的好环境,谁也不会去破坏。笔者所在社区从十来岁的小学生到白发苍苍的老年志愿者,都主动投身到清洁小区内外环境、植树种草营造良好生态活动中。大家说,创卫既是履行法规对市民的要求,更是建设自己家园的责任。“茂名是我家,清洁靠大家”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行动,营造了创卫的良好社会氛围,更凸显了城市弥足珍贵的文明特质。
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以总结创卫经验为契机,讲好创卫故事,创新治理观念,弘扬创卫精神,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对让茂名社会秩序更优良、人居环境更优美、民众生活更美好,无疑大有裨益。
来源:茂名日报;文 蔡湛(市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