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国工厂生产的标准续航升级版Model 3(包含基础版辅助驾驶功能)售价从原来的35.58万元降价至29.905万(含补贴后)。
“如此低位的价格诚意,毫不掩饰地表现出特斯拉对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潜在电动车市场的野心,同时也意味着特斯拉供应链的国产化,正在以超出大家预期的速度进行着。"
马斯克在去年的公开场合掷地有声的说:“2020年年底,Model 3所有零部件全面国产化!”
回顾中国自主手机品牌的崛起,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和灵感。
中国手机产业的转折点,实际上是伴随着2011年苹果公司的进入才出现的。在此之前的波导、夏新等中国手机品牌,由于缺少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产业链,无一不是“昙花一现”。
表面看来,苹果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完善的产业链,赚取了数以亿计的利润,但在中国手机自主品牌的崛起之路上,它同样“居功至伟”。
1、苹果以自己超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为其他手机公司整理好了国内的手机产业链。
在2011年之前,中国已经拥有较为完整的手机产业链,但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整理。富士康代工以及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结合苹果公司的管理能力,让中国手机产业链上升一个台阶。
2、苹果为国内市场培育了大量的智能手机需求。
通过苹果手机的普及,国内智能手机行业需求大爆发,首先给国产手机及产业链提供了做大做强的机会,最后开始进口替代。
得益于此,我们今天才可以在全球手机排行榜上,看到华为、OPPO、VIVO、小米等企业的名字。
如果特斯拉真的如允诺中所言,将所有零部件国产化,那么我们能否期待它能像当年苹果产业链在国内的落地生根那样,长远来看让本土电动车企业受益呢?
3、 特斯拉“国产化”大潮 哪些环节将受益?
如果我们深挖特斯拉超级工厂背后的供应链公司会发现,和苹果产业链、华为产业链相比,汽车在产业链的长度和深度上要远远超过智能手机,有望持续受益的供应商名单也更长。
具体来看,其供应链涉及包括动力总成系统、电驱系统、充电、底盘、车身、其他构件、中控系统、内饰和外饰等十个部分,涉及直接、间接供应商一百余家。
其中,特斯拉的核心技术供应商大部分来自日本、美国和欧洲,国内企业大多作为二级原材料供应商进入供应链体系。
目前特斯拉最核心的锂电池组中,锂电池PACK的制造商是日本松下、正极材料和隔膜供应商为日本住友化学,负极材料的供应商为日本日立化学,电解液由日本三菱化学生产。
电池组中,只有电池连接器是由中国的长盈精密提供,而盖板和保护壳由旭升股份提供。
然而事情正在起变化。
去年11月就传出新闻,特斯拉已经与宁德时代达成一项初步的非约束性协议,后者最早将从2020年开始向特斯拉上海工厂供应电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