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1790|回复: 31

【英语开学衔接】开学啦!你准备好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7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开学1.png


开学2.png

开学3.png

开学4.png

 楼主| 发表于 2020-4-28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在批评方式上应是先肯定对的,再指出错的;先表扬以前的,再指出今天的;甚至可先做自我批评,再批评孩子。

批评孩子可以严肃,甚至可以严厉,但这不等于粗暴,更不等于讽刺挖苦、奚落谩骂。否则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势必会引起对立的情绪。
 楼主| 发表于 2020-4-29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信息过载,缺乏主见

中国爸妈养孩子累,除了上面说的这些原因,还有一个不是那么明显,但是很确定存在的原因,就是接触过多信息,但对如何育儿,缺乏主见。

这里看到孩子需要胎教,就赶紧去学着做胎教;那里看到孩子需要早教,就赶紧带着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早教班;

这里看到新生儿需要游泳锻炼,就带着娃去婴儿游泳馆;那里看到孩子要补这个补那个,就赶紧去买给孩子吃。

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然后跟着这些信息东奔西跑上了。

育儿生活中需要做一定程度的“断舍离”——我们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的阅读、学习,形成自己的“主见”——我知道什么样的方法是好的,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我知道自己的哪些做法要坚持,哪些方法要调试。

这样,既不需要被过载的信息冲击、淹没,又能够在育儿生活中采取简洁、有效、恒定的方式,整个过程,会简单、轻松很多。
 楼主| 发表于 2020-4-30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切不可把“不讲道理”做成“不讲理”

有一些家长确实很少对孩子讲道理,他们很直接,三句话不对就把孩子骂一顿或打一顿,这就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不讲道理”,而是不讲理了。更有些家长,对孩子简单粗暴,却在事后美化自己的行为。

例如,打了孩子,然后又深情地讲“孩子,我为什么打你”,通过煽情来为自己的行为找遮羞布。这简直是强盗逻辑,矫情得十分了得,是更深层面的不讲理。

“讲道理”是下策,发脾气是下下策,发脾气加虚伪是下下下策。

总之,教条不重要,教养才重要。卢梭说过,事事讲一番道理,是心胸狭窄的人的一种癖好。有气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种语言的,他通过这种语言,能说服人心,作出行动。

想让孩子懂道理,家长就要口头少讲道理,行为符合道理,这样孩子才能明白道理——像绕口令了——这就是教育的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20-5-1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培养孩子直面挫败的勇气

1、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于正视失败

2、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视

3、对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难融入社会

4、用自信取代自卑

5、总是责备孩子的失败,孩子将会变得『无能』

6、对孩子进行夸奖,但不要过度
 楼主| 发表于 2020-5-2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多放手,培养孩子自主意识

家长要逐渐对孩子放手,对孩子少一些控制和干涉,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意见,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去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同时,也应该允许他们失败,给他们尝试错误、并改正错误的机会。

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先由父母协助、指导和督促,逐渐过渡到由孩子自主安排、自主完成。这样能使孩子获得自我控制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管理的决心和意志。

急于插手、急于纠正,就会使孩子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产生依赖感,不愿也不敢探究未知的事物。
 楼主| 发表于 2020-5-3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书本是甜的

在犹太人家里,小孩子稍微懂事,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

这仪式的用意是,书本是甜的。犹太人家庭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传统,那就是书橱要放在床头。要是放在床尾,就会被认为是对书的不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次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在人均拥有图书和出版社以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为世界之最。
 楼主| 发表于 2020-5-4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我们是家人不是敌人

  夫妻之间发生分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争吵也是在所难免的。

  但是请记得:我们所有的争吵是一种更彻底的交流,而不需要决一胜负。所以在争吵到完全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后,请及时止怒,让自己冷静思考对方的意见。可以改变,可以折中,可以妥协,因为我们是家人不是敌人。

  和孩子相处也一样,不要和孩子争胜负,家长需要的是让孩子明白道理,而家长也是人,不会事事都正确,如果自己错了,及时向孩子说“对不起”。
 楼主| 发表于 2020-5-5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请多读书,丰富阅历

孩子,我在你们这个年龄时,学习成绩特别差,自认为读书没什么用,总觉得书是给别人读的,读书好与不好结果都一样。如今,工作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才真正领悟:书到用时方恨少,后悔莫及。如果当初能好好读书,我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环境肯定不一样!

身边曾经用心读书的同学,大都自主创业当老板了,也有人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出谋划策,运筹帷幄;那些没认真读书的同学,正如我一样起早贪黑送着货,好多如今顶着烈日汗流浃背搬着砖,月薪却少得可怜,省吃俭用入不敷出。事实证明:世上永远没有后悔药,失败的人都是因为曾经的不用心不努力,时间永远只会偏爱有准备的人。

孩子,还好你比我强,比我优秀,还有更多的时间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孩子,今天多读的书,就是明天翱翔的翅膀。今天多学一点知识,明天就少说一句求人的话。

孩子,多读书会让你有更多的选择权和决策权,在日后的工作、生活、爱情、婚姻中都会有帮助,你的气质、修养、一言一行都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你的不凡。

多读书不仅能改变生活,实现人生价值,还能让你成为一个有内涵有故事的人。即使,在茫茫人海中最后只是普通平凡的一人,但现在多读的书都会为你今后的人生增添乐趣,开阔眼界,强大内心,让你变得更富有,和别人不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20-5-6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凡事提前5分钟

《礼记·中庸》中有句古训:“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这里的“豫”,就是预备的意思。

凡事提前5分钟,在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去处理,不会让自己总是处在一种非常急迫的状态。  

提前五分钟起床,提前五分钟出门,提前五分钟上班,你会发现,这一整天,都过得很从容。

5分钟,在你人生当中不过是白驹过隙的刹那,但是只要你把握好提前5分钟的优势,便会让你的每一步都走得自信坚定。
 楼主| 发表于 2020-5-7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做人要有诚信

再穷,不要欠钱玩消失。

再难,不要说话不算数。

再有事,把话说明白不要不接电话。

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

永远不要丢掉别人对你的信任,

因为别人信任你,

是你在别人心目中存在的价值。

一穷二白咱不怕,怕在不讲信用。

山穷水尽咱不怕,怕在不敢承担。

只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什么都会有,一切可以从头再来。
 楼主| 发表于 2020-5-8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不会阅读

中高考改革后,“得语文者得天下”就成为决胜考场的关键,举个例子:

同样是描写一个人的站姿不优雅,大多数同学都会平淡地凑字数:“她的站姿很不优雅”“她的站姿很不好看”……

而那些读过鲁迅《故乡》的同学,就知道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她站在那里,双手叉腰,像个细脚伶仃的圆规!”

所以你看,课外书读少了,你连生活中最基本的“站”这个小动作都描写不好,作文怎么能写好呢?

对 策

1.小说、名人传记、诗歌……阅读内容选择你感兴趣的即可。

2.掌握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学会浏览、略读、精读等读书方法。

3.利用多种渠道扩展自己的阅读量。

4.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学会摘记和写读书心得。

5.在阅读中学会独立思考,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6.学会选择课外阅读书籍、报刊,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楼主| 发表于 2020-5-9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读书

读书是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大量阅读能够让孩子将课堂上的知识和课外知识融会贯通,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立体”。多读书不仅能够开阔孩子的视野,培养他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接触的内容多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有所提高,这对孩子各个学科的学习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家长有时间要多带孩子去书店、读书馆等地方,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楼主| 发表于 2020-5-10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让孩子参与到他力所能及的劳动中来

“你只管搞好学习就行了,其他事情不用你做!”

这是很多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的话,平时不让孩子动手做事,衣食住行都给他包办了。

然而平常生活中剥夺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又想让孩子在学习上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做法,对于孩子来说也更难做到。

孩子有担当,关键是建立起自我边界感,明白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别人的事,为自己的事情负责,不事事依赖别人。

这就需要父母早早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可以适当示弱,鼓励孩子做自己的小帮手,时不时分配给孩子一些任务,比如帮忙洗菜、择菜、倒垃圾、收拾桌子等。

孩子会感觉到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更有责任心。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父母修养好,孩子有教养

教育来自生活的点滴,家庭是教育的主战场。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正如卢梭所说: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孩子教育中意义重大。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养不教父之过”之语,列夫·托尔斯泰也曾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想要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首先父母也应做到有修养。

无数事例告诉我们:有教养的孩子背后站着有修养的父母,熊孩子的背后往往站着不合格的家长。

年幼的孩子会通过模仿父母的行为,来获得一种与父母共通的安全感。随着时间变化,久而久之,这种模仿逐渐内化成孩子的性格。

如果父母表现出的都是缺乏修养的行为,那么孩子通过模仿这种行为,也会变得缺乏教养。

父母以身作则的品德教育,是孩子健全人格塑造的重要环节。它决定着孩子长大成人后,品德是否高尚、处事是否得当,这一切的意义对孩子的人生而言,要远大于遗传智力的影响。

你的修养,就是你孩子的教养。以修养育修养,以品德养品德,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要首先做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