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参育苗和销售深受疫情影响,我们要从电商销售和深加工方面发力,全面复工挽回损失。”5月6日,天海参威科技开发公司负责人陈水春戴着口罩匆匆地走进湛江经开区科创中心,与湛江沃噻网络科技公司合作推广海参网上销售,和翔印营养食品公司研究将海参深加工为保健食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湛江经济转型和保增长“双引擎”之一。湛江经开区科创中心去年底成功升级为国家级孵化器,一举填补了湛江没有国字号孵化器的空白。入列国家队旋即遇上疫情,经开区科创中心多措并举,助力中小微企业全面复工复产,让创客们创新创业的梦想在春天里重燃。
快速破“零” 晋升国家队
“经开区科创中心成立于2012年12月,是由经开区管委会批准成立的公益性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立足于为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创业提供全程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科技企业和企业家。中心目前拥有财政局大楼和南鲸大楼两个孵化基地,均位于湛江市核心地段,具有交通、人才、信息、科研成果等综合优势。目前是粤西地区投入与产出实现比例最大化的孵化器,是全市晋级国家级孵化器最快的孵化器。”经开区科创中心负责人林志辉介绍,科创中心是粤西首个科技企业孵化器,2017年成功升级为省级孵化器,快速孵化出戴晓松、林晓山、林恒洲等一批“明星创客”。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戴晓松将“创客观众创空间”打造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已成湛江市电商创客的“乐园”。他研发手机扫码支付“顺正付”系统,与建设银行合作开发“湛江支付宝”——“爱赏”支付平台,广泛应用在医保支付、宝钢湛江钢铁公司一卡通、徐闻公交车及各大超市等领域。公司发展成拥有多项软件专利,年营业额1000万元以上的高新企业。
林晓山创办了广东创伟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于2018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秉承“以诚相待,科技节能,优质服务”的企业宗旨,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依托本土的优势服务于湛江各行业,为企业推广实施节能降耗减排增效工作。企业在林晓山的带领下,为湛江市120多家企业单位编写节能评估以及节能技术改造方案。
林恒洲毕业于伯明翰大学学院,留学回国后在科创中心帮助与支持下创办了湛江开发区四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他参与开发“智能狗青少儿编程教学系统”(即:AI‐GO教学系统),建立阶梯式青少儿编程教学培训实验平台,开办“四洲少儿编程兴趣班”,招收6-12岁儿童62名进行实验性教学。另开发了四洲智慧校园考勤板块人脸识别考勤,把握高校考勤难的痛点,该技术目前已在岭南师范学院、广东文理职业学院推广使用。
据了解,科创中心自成立以来,已培育科技类中小企业112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毕业企业26家,大学生创业团队23个,吸纳从业人员460余人,在孵化器企业累计营业额3.26亿元,累积纳税1300多万元,企业拥有专利等知识产权468件。
为了给创客提供更大的舞台,在经开区党委管委会支持下,科创中心拓展场地至一万平方米,开展“灭零计划”,积极申报国家级孵化器。经过多方努力、过关斩将,终于在2019年底成功升级为国家级孵化器。
“科创中心入列国家队,有利于整合创新创业资源,扩大创业孵化生态圈,探索建设国际孵化器。”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升级后能够更好地集聚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更好地发挥“母孵化器”的带动示范作用,争取更多扶持政策,支撑粤西地区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