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多年前,粤西是实行双中心制,即湛江和茂名都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当时粤东的揭阳市不服气汕头,也要争取成为中心,虽说曾一度在GDP上超过汕头(某一年),但是近年来已逐渐被汕头拉开。
而茂湛两市在双中心的争夺中,茂名暂时小有领先但幅度不大。
在新一轮全省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湛江定为粤西地区的省域副中心,茂名却不再上榜,粵东也同样采用单中心制。如何解读?
一、区域中心就应该突出一个,有利于获得最大的影响和收获。如果有多个中心,分散了注意力,就成了都不是中心了。
二、湛江从历史和位置上更适合。解放后,整个粤西地区就只有湛江一个城市。新中国第一个港口建在湛江,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湛江就拥有港口、铁路和机场,是大西南唯一的出海口,是天然形成的区域中心。改开后湛江的地位更加巩固,十二大时中共湛江地委书记入选中央委员,84年湛江成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拥有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地位不比经济特区汕头差。而茂名市1959年才在一片荒滩上建立工矿市(实际就是一个企业),1983年才从湛江市分离。由此可见,茂名在历史、地位和地理位置上与湛江有不少距离。
三、计划经济时代国家规划的作用很大。湛江一直是区域中心,很明显是国家意志。因此在政策、资源上有很大的支持。在海口成为省会之前,湛江附近的城市基本无法与其匹敌。比如国家定点安排在海口的汽车生产线,时任副XX邹某人笔尖一划,一条生产线就到了湛江三星(据传)。
湛江人一直习惯计划经济时代的照顾与倾斜,在进入2000年后发现市场经济下玩不转了。不久之后经济总量被茂名超越,2015年后,曾经的“北有青岛、南有湛江”沦落到整天在论坛上与小弟茂名争一日之长短。
近年来的宝钢、中科和巴斯夫,无不体现上面的意志,国家再一次伸出了计划的双手!
四、湛江十分需要省域副中心这个牌子。在众多政策、资源的倾斜下,2012年提出十年后经济总量跃升全省第三的湛江市,所剩时间不多了。他们或许在想:要不是茂名抢成双中心,我们早就发展起来了!
省里估计也是这样想的,于是就只保留一个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