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28462|回复: 160

[深读茂名] 粤西古俚人,今何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15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粤西沿海与海南的黎人,根本上不是所谓的闽南佬,而是高凉俚人的后代。

“俚”通“黎”“雷”,古代高凉山区土著俚人,比较野蛮经常起义造反,同时也多次遭受朝廷的镇压。(这些有历史记载的)

后冼太时代,高凉北部山区俚人造反,被朝廷派廉江有名的大太监杨思瑁来镇压。面对朝廷兵马的镇压,粤西山区俚人被赶得鸡飞狗走。经过朝廷多次类似的镇压驱赶,粤西山区俚人被迫分化成几大分支。

第一,被迫远离原来山区,驱逐到粤西沿海的那部分俚人就演化成为今天粤西沿海地区及雷州半岛地区的黎人。

第二,沿着雷州半岛跨越琼州海峡的那部分俚人就演变为今天的海南黎佬。

第三,利用熟悉地形优势,躲进粤西深山老林与溪洞的那部分就进化为今天的粤西山区涯佬。


front2_0_FrT-NW1G8eC-3PmUVEdET3zUKuqR.1602748360.jpg
front2_0_Fg2Mp6cqhCAYJEMcnvqovzpfyQMO.1602748360.jpg
front2_0_FrMfPr_AClv99sRzdQlqfe3dlISz.1602748360.jpg
front2_0_FrkfmO4zieBcFyMXSYx96EsIqtHU.1602748360.jpg
发表于 2020-10-15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哪里有压迫,哪里有反抗,你不要以为人家是傻。再说朝廷有多少人啊?连江石头城就是一个县。来来去去都是几十个人。还能管到整个粤西。所有民族?再说朝廷有政策的,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教化。讲的是仁义道德。讲的是与民同乐。有哪个朝廷是开宗明义的去压迫人家的。过去根本就没有民族这个说法。在那时候都是说汉里一家。原来的部落是主流。在唐朝的时候,唐朝的官只不过是过来叫华大家。教化的人才叫汉人。而不是说他是一个天然的民族。只不过是在几个改朝换代的时候。北方的人大批过来同化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5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风横月卧 发表于 2020-10-15 16:06
哪里有压迫,哪里有反抗,你不要以为人家是傻。再说朝廷有多少人啊?连江石头城就是一个县。来来去去都是几 ...

今天粤西与海南黎人就是古俚人后代啊
front2_0_FnvQ6yBTodvdAl_ec90baFGJ6fRi.1602749645.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5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风横月卧 发表于 2020-10-15 16:06
哪里有压迫,哪里有反抗,你不要以为人家是傻。再说朝廷有多少人啊?连江石头城就是一个县。来来去去都是几 ...

很多权威的史志都指出今天海南与粤西黎人就是古俚人后代
front2_0_Fp3j3N4hUmOIus98RGoCoEn2jg1f.1602750720.jpg
front2_0_Fv-u7vAGaCu_fzNb60koglChfPBQ.1602750720.jpg
front2_0_FsIa9g-6snM2lx9hx2rjCKOf83QW.1602750720.jpg
front2_0_FthybVP3qGqcWbPsJlsI_xyKgkOd.1602750720.jpg
front2_0_FpxwI-R9LDJw-3HMyLpxweADNVhG.1602750720.jpg
发表于 2020-10-15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公元1276年,南宋太皇太后抱着小皇帝宋恭帝向元军投降。然而在投降之前,为了保存宋室的血脉,为了宋家王朝东山再起,太后封恭帝七岁的哥哥赵昰为益王、四岁的弟弟赵昺为广王,由外戚护送到福州和泉州,史称“二王南迁”。

大家注意了,为什么粤西湛江及周边地区大多数人的族谱,会写着从福建迁来呢?这就是我们命运的开始。1276年5月,以陈宜中、陆秀夫、张世杰为首的大臣在福州拥立赵昰为帝,也就是宋端宗。别小看这福州政权,它能控制的是福建及两广的大片土地,并且号令近30万的军队和民兵与元军对抗,那个时候,真是全民皆兵啊!

为斩草除根,元世祖忽必烈派兵对福州“小朝庭”追剿。“小朝庭”以文官为主,没有什么将才,哪能抵抗得住凶猛的蒙古兵,连连败退,最后被元军赶下海!

然后就出现了中国古代史上悲壮的一幕,叫做“海上行朝”,包括水军、官员、后宫、家眷……上千艘的船在海上逃命。然而,元军水陆两路人军马紧紧相逼,福州、泉州、潮州、惠州等港口一路丢失。

1277年底,小皇帝的船队在今天珠海大横琴岛附近,遇到了台风,龙舟被打坏,小皇帝差点被淹死,受惊吓得了病。1278年3月,广州又丢了,形势更加危急。大臣们倒也个个坚贞不屈,怎么办?逃到占城(现属越南)去!

但是,凶猛的元军早就从陆路包抄了雷州,还封锁了琼州海峡,宋室小王朝插翅难飞啊!怎么办?情急之下,“海上行朝”的几万人逃到了现在的湛江硇洲岛!然后打算再派军队去攻雷州城,因为只有攻下雷州,才能有一条通道去越南,才能有一线复国的生机!

到了硇洲岛之后,就有了一个关于“宋皇井”的传说。上次我们团队去硇洲岛,专门看了这口井,一棵巨大的榕树下,有一口普通的古井。传说,龙王现身指点小皇帝去找水。真实的情况应该就是几万人到了海岛上又累又渴,找到了一口井解渴。
在岛上,悲剧又发生了。1278年4月,10岁的小皇帝端宗上岛一个月后驾崩了。十岁的小孩子,如何能承受这样的亡命奔波呢?担惊受怕,水土不服,有病也得不到有效治疗和休养,能活下来才是奇迹。

然而 !这帮忠烈的大臣们仍然不投降不放弃。特别是陆秀夫,举出当年夏朝凭500人马复国的故事来激励大家,于是个个情绪激昂,立即拥立赵昺为少帝,大家誓与大宋王朝共存亡!

1278年5月,赵昺小皇帝的大臣们将硇洲岛升格于“翔龙县”,还在岛上开办了“翔龙书院”给小皇帝读书,毕竟小皇帝只有7岁,啥也不懂啊!上次我们团队去到硇洲岛,就去翔龙书院旧址看了下,书院旧址已经成荒地,只有一块残碑立在那里,颇为凄凉。
上岛后,“小王朝”的两员大将张应科、王用被派去攻打雷州城,王投降了,张战死了。攻打雷州时,高州巡检黄十九在电白庄山阻拦元军,保卫硇洲小朝庭,英勇战死。另一名高州官员李象祖却投降了元军,造成小朝庭腹背受敌,逃往越南的希望彻底破灭了,结束了在硇洲岛的三个月行程。

之后“小王朝”继续逃命,逃到新会的厓山,在此建造行宫,打造水寨,继续抵抗。一年后,1279年3月,在这里进行了大家熟知的厓山决战,宋军全军覆没,复兴计划化为乌有。

陆秀夫高喊一句:“德祜(宋恭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为了皇家尊严,他背着刚满八岁的小皇帝赵昺跳下了染成血色的大海,一切结束了。可怜的孩子,你为何生在帝王家!在这里,我们也看到,太后选择受降是为了小皇帝的生命,陆秀夫选择自尽是为了小皇帝的名节,谁对谁错真说不清。

这就是整个南宋“小王朝”逃亡史,本来约有30万的军民部队,一路死的死,逃的逃,四散定居,于是现在的潮汕、粤西、桂东、海南,有相当大部分人祖先都是福建移民,说的是闽南语系的黎话(跟黎族无关,疑是“来话”的误传,即外来人口讲的话)。后来受广府文化影响,有的又改讲白话或是吴川话,但查看族谱仍是来自福建。

坡头乾塘陈氏大宗,源自玉湖陈文龙,南宋状元,民族英雄。在福建抗元时,陈文龙与家人均被元军抓获。面对凌辱,陈文龙指腹道:“此节义文章,可相逼邪!”押送杭州途中开始绝食,经杭州谒拜岳飞庙时,气绝而死,葬于杭州西湖智果寺旁,他母亲也宁死不屈,追随他而去。陈文龙的后人后来逃到湛江这边开枝散叶,有定居坡头的,有分到廉江、雷州、遂溪、海南甚至东南亚的,后代讲什么话的都有,总人数在20万人以上。

还有一种情况,是祖先南宋末年在粤西为官,因战乱回不去的官员,如吴川“上院李”和徐闻那练村的骆氏家族,但他们的留守也跟南宋灭亡密切相关。

这里有一个问题,粤西很多人的族谱上写着来自“福建莆田”,莆田小地方能容纳这么多人吗?我猜想一个原因是当时莆田的范围与现今不同,二是沾一下妈祖籍贯的光,实际上大部分应该是来自福州、泉州。另一个可能是,福州泉州曾是南宋的政权所在地,有些人比较忌讳不敢明写,怕被疑为皇室相关人员而被元军追杀。这个问题存在争议,大家可讨论下。

历史总是由无数个“蝴蝶效应”演变而成的,从北宋到南宋,从洛阳到临安(南京)到福州到潮汕再到湛江的硇洲岛,这30万的皇室、官员和军民,就如火种一样将古代汉族的血脉一路播种下来,使得湛江及周边大部分居民的祖籍源自福建。时光如梭,700多年过去了,那段惨痛的历史已经过去,如烟尘一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唯有凭借族谱和宗祠的记载以及村里老人的口述,去印证那一段历史。

湛江硇洲岛,虽然曾是南宋流亡“小王朝”的驻地,曾居住过两位皇帝,但这段重要的史实似乎被人遗忘。岛上留下的历史遗迹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也无人去开发利用这段人文旅游资源,实在是可惜。希望有关部门和有实力的企业能够将硇洲岛规划和开发为历史人文景点,让这一传奇的历史为天下人所周知
发表于 2020-10-15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小江东,装很懂一样!
发表于 2020-10-15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来去是黎字和俚谐音,不过好像海南黎族的语言和这个粤西黎话又完全不一样,黎话因为有个黎字,那楼主能否介绍一下海话又是源于哪呢?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5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非洲命佬 发表于 2020-10-15 16:45
公元1276年,南宋太皇太后抱着小皇帝宋恭帝向元军投降。然而在投降之前,为了保存宋室的血脉,为了宋家王朝 ...

粤西地区说粤语白话人绝大部分其族谱都记载来自福建,同理粤西黎人都大部分也自翊来自福建。哪到底谁在说假话?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5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刚来到 发表于 2020-10-15 16:54
来去是黎字和俚谐音,不过好像海南黎族的语言和这个粤西黎话又完全不一样,黎话因为有个黎字,那楼主能否介 ...

这些都是有史志记载的

海话与黎话70%  以上是相同的,根本上就是同一种语言,只是个别地区乡音不同而已。就像高州话与信宜话大同小异那样!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5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非洲命佬 发表于 2020-10-15 16:45
小江东,装很懂一样!

获吹或黑,都需要根据客观事实啊,有权威史志作为支撑的。
发表于 2020-10-15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微笑的小东江 发表于 2020-10-15 17:03
这些都是有史志记载的

海话与黎话70%  以上是相同的,根本上就是同一种语言,只是个别地区乡音不同而已 ...

你懂个毛,粤西百分之90都是福建来的,福建又从河南搬迁,不懂别BB,粤西很多姓氏都族谱,你黑不了别人!你在黑你自己!
发表于 2020-10-15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苹果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有道理,支持广府白话
发表于 2020-10-15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楼主精通粤西历史,难道是俚人后代?,是讲海话还是讲黎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