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1228|回复: 19

【活动】李阳英语【双11】送福利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8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1.jpg
2.png

别让你的狂欢,成就别人家的孩子
我们要用最低的成本
成就自己孩子的未来




不多啰嗦,直接上福利,请查收!

不 用 凑 单 !
不 用 满 减 !!!
直 接 打 折 !!!!!


精选钜惠好课
3.png

比金钱更奢侈的是孩子成长的储值!
让这次“冲动”变得更有价值
请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投资多“1点”


   李阳英语茂名分校 是2013年经由茂名市茂南区教育局批准成立,并取得办学许可证(办学许可证编号:教民144090272018210号)的正规培训中心。
   本中心开设:英语、语文、数学、书法科目课程,课程从幼儿到成人,系统全覆盖。

李阳英语,为学生学习助力!
2020年秋季2.jpg
李阳英语茂名分校
咨询热线:0668-2827233、2199779
学校地址:茂南区油城七路26号(平安保险对面)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优秀的教育方法

我们的父母在孩子早期教育中为了爱孩子,所有事情都不让孩子做,正是我们的这种爱无情地剥夺了孩子探索自己生命中的痛苦经历;使得孩子失去自主性,完全被动地接受。

人要建立责任心,首要前提是:只有在自我作主时才能建立起来,否则就不能建立起来。父母做了很多事,最终把孩子培养成为废物,这个世界上有成就的人实际上没有哪个是焉头搭脑的。即使是那个深思沉稳寡言少语的人,也不是那种每天痛苦的表情。如果那种忧伤痛苦的情绪占据了一个人的心灵,他的整个心是停滞的。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生命,必须都有独立承担个体生命中痛苦的那种经历,然后才能获得经验教训、才能理解生命。我曾经跟我的一个研究生说过一句话:“你恐怕惟一不能够超过我的就是你没有吃苦经历。”在零下十几度的宿舍里睡觉,除非你旅游上北极或其它地方,这种经历你恐怕一辈子都不会有。晚上打来一盆洗脸水,第二天早上用比砖头都硬的冰来洗脸。这种经历恐怕你永远都不会有,因为你生活的条件永远都不允许。

那么,孩子的生命是他自己的,必须他自己来体验。否则,你要替他做了一切,就剥夺了他的自尊心、剥夺了他的自信心、剥夺了他的责任心。这就等于你做了不该做的事,那么同时还剥夺了他成长的机会。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0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父母的确认、表扬与鼓励是孩子上进的原动力

如果缺了确认、表扬与鼓励,就像把种子放在干燥的土里不施肥、不浇水、不见光,他就不可能“发芽”,不会有上进动力。

最初孩子不懂什么叫有兴趣,不懂什么是好与坏,他的生命本能是让父母高兴。他认为让父母高兴的标准就是父母的确认、表扬和鼓励,父母的确认、表扬、鼓励是原动力。反过来父母的否定、批评、刻责是孩子成长的下拉力。如果一个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他就不会有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如果这三方面没有建立起来,父母说什么都没有用。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1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优秀孩子都是“陪”出来的,最需要这五种高质量的陪伴

真正优质的陪伴,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陪伴的质量。

第一种:用心的陪伴。

陪伴孩子要“用心”,而不是“用力”。

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只有父母用心了,才能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种:尊重的陪伴。

不要打击孩子,不要一味指责,不能高高在上,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也要给予应有的尊重与信任。

真正的陪伴,是和孩子做朋友,我们都要放低姿态,互相尊重,彼此包容。

第三种:耐心的陪伴。

和孩子沟通时,一定要注意措辞和态度,讲明道理,切忌发火、给孩子贴标签。

有些道理我们都懂,但孩子未必就懂,所以要花更多的耐心来教育孩子。

第四种:平常心的陪伴。

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考100分,有孩子登上第一名,就要有孩子在路边鼓掌。

成绩并不意味着一切,孩子还有很多可能性。我们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找到最合适的成长道路。

第五种:共同成长的陪伴。

董卿说过: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父母陪伴孩子的过程,就是给孩子做好榜样的过程。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最优秀的父母,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进步,努力跟上孩子的步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2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家长反思教育方式

您是否过分干预孩子的一切生活和学习?

每天对着孩子唠叨,孩子做什么在你眼里都是不顺眼的,这个不让孩子做,那个不让孩子吃的,久而久之,孩子会对你产生一种厌烦的心理。

其实这种唠叨式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很多家长都还没有明白这种唠叨式的家庭教育是非常愚蠢的。

您是否是个攀比面子型的家长呢?

当孩子拿着成绩单回到家和你汇报的时候,而你更加关注的不是孩子考多少分,你一开口就问隔壁谁谁谁考几分啊,当孩子说他考的比我高的时候,你立马变脸冲孩子说考这么低,我怎么见人啊。

孩子原本是想从你这里得到鼓励并且再接再厉的,可你的一句话完全把孩子的兴致浇灭了。

您是否对孩子要求过高了呢?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但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不完善之处。

很多父母过度关注孩子,对孩子期望和要求过高,都是对孩子非理性的爱。

这种失去理智的爱会与孩子内心最强大的力量——成长的力量为敌,绊住孩子的脚步,束缚孩子的心灵。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3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关于分数

越想让孩子获得理想的分数,就越别死抓住具体的分数不放。对于孩子来说,经历一次复习考试,俨然战士在硝烟弥漫的现场上打了一次冲锋,已是身心俱疲,此时,他们需要的是物质和精神上的安慰,而决不是简单的居高临下的训斥。

我的建议是,在孩子们结束考试的那一天的晚上或者中午,一进门你们就对他说:有,我们去下馆子,想吃什么,说,你辛苦了,我们也跟着你沾沾光。卷子拿回来,饭后,父母都坐下来,铺开,一一分析,让孩子说错的原因是什么,你们要说的话,只有一句即可——比我强多了,我相信,你下次定会有进步,同时,用手摸摸孩子的头,或者他的肩膀。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5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与其等待孩子将来被社会敲打得头破血流,不如从小教孩子有所敬畏,敬畏生命,敬畏尊长,敬畏规则。

旧时中国,家有家规。家规会刻在戒尺上,子弟一旦违反,戒尺伺候。古人懂得,无规矩不成方圆,立规矩须有惩戒。没有惩戒,规矩形同虚设。

现在很多家长会和不听话的孩子“约法三章”,但坚持不了几天,孩子就反悔。究其因由,多是因为只有胡萝卜,没有大棒。通过合理的惩罚让孩子从抱有敬畏之心,才不会无视家规国法,公序良俗。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最近几十年,国人通过各种渠道学习了西方先进开明的民主教育理念,注意到了对孩子们身心的保护,将中国传统的私塾教育的“戒尺”轻易扔掉,却没有学到西方对问题学生的惩治手段和法律法规,导致教育用“一条腿”走路,自然容易变得畸形。

只用表扬和哄去教育孩子,期望单纯用感化去教育问题学生,只是“鸡汤大师们”的一厢情愿。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你不让孩子吃苦,他会让父母吃苦

不久前,一则“北大男生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还写万字控诉长文”的新闻在朋友圈里刷了屏。

在长达一万五千字的长信中,通篇充斥着负面词汇。高考理科“状元”、北大本科、留美硕士王猛(化名)将自己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归结于父母的“过度关爱”。

“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高中毕业前,王猛所有的社交圈子几乎都在生活的大院里。

原本以为,考上北大,就能远离家乡,逃离父母的“控制”,但依然没有。“就在离开前,家人要求我跟北京的大姨打电话,请她之后多多照顾”。毕业后,在经历了几年不太顺利的工作后,王猛借着英语优势决定出国读研。然而父母的“关爱”如影随行,随后就给他找了一位“老朋友”照顾他。

2012年前后,一封长长的决裂信发出,王猛拉黑了与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与“家”彻底告别。他不再主动联系家人,也几乎不回复任何信息。

最近10年,王猛仅回过一次家,还是“例行公事”——更换过期身份证。那是2015年春天,整个行程仅在老家的城市呆了6个小时,只因为需要向父母拿户口本,在家中停留了不到10分钟。

“每年春节都有人问,你们儿子咋又没回来,我都说他在美国,忙。”王猛母亲的话语中透着伤心与无奈。

王猛的信也许是真实案例,也许如一些网民所说,是写手的编造,但是却给当下的家庭教育敲响了警钟。在这一极端例子中,不少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许多家长分不清爱与溺爱,爱的本质是要给孩子自由、宽容、欣赏,而溺爱的本质则是过度保护和管制。

刘墉曾感叹说,“今天有多少孩子,既要美国的自由,又要中国的宠爱,没有美国孩子的主动,又失去了中国的孝道。”

“宠狗上灶,宠子不孝”,不让孩子吃苦,最终孩子会让父母吃苦。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7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在有限的时间内寻找最重要的事情来做,要放弃的东西,不仅是那些看起来不太有价值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放弃那些看起来很有价值,但是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

我们要保证自己的学习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适应的题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太简单的题目不要去做,太难的题目也不要去做。让高手去做12道难题吧,我们只做12道中等难度的题目就行了。

等我们把中等难度的题目做熟练之后,你自然会发现,原来很难的题目已经不那么难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8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有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上学后,意味着他将在很多事情上做到独立,比如,按时上下学,按时上课,按时写作业,按时参与活动,能够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能够与小朋友交往等等。在这些事情上,家长可以帮助,但是绝不要代替。如果过分溺爱,什么都由家长代替,表面上是爱,实际上是害。有的家长代替孩子整理书包,有的家长接送孩子时代背书包,有的家长甚至吃鸡蛋还代为剥皮,这样做是非常有害的。真正的爱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不仅能在学习上自理,而且能在生活上自理,这对孩子的一生都是有益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9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帮助孩子获得成功感
每个孩子与生俱来都有自己优秀的一面,发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就是对他最大的理解和赏识。我们要及时强化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在自己的“闪光点”获得成功,让孩子获得成功感。孩子的成功感真的很重要,一个人如果能够在某个方向找到成功感,那么这个成功感就会引领他朝着这个方向去,当他成功感好的时候他就会有自信,成功感好的时候他就有正能量,成功感好的时候他就主动自觉愿意,所以我们一定要带孩子找到成功感。让孩子的“闪光点”在您的赏识和赞美中发扬光大。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0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不要当趴在窗户上的苍蝇——只有光明没有前途!

有的同学可能想,我现在还很小,这叫前途无量。

我想说,因为你年轻,所以你还有光明,但不能保证你有前途。

如果你做不到我以下这三句话,你很容易会变得只有光明,没有前途,说白了叫前途不“亮”。

不要以为小,就不想努力跑

吃饭要靠自己的嘴,走路要靠自己的腿!

任何人要掌握自己的命运,不能只想着依赖别人。

你要学会自立,你的荣耀要靠自己去争取,你的成功要靠自己创造。

任何人要想实现辉煌,只能靠自己的努力。

当代一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滴自己的血,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老子都不是好汉!”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爸很有钱,我为什么要努力学习?

我要告诉你,你现在可以花他们的钱,因为你未成年,这是他们的义务;

你上了大学可以花他们的钱,因为你刚成年,这是他们的宽容;

你毕业之后花他们的钱,这是你的耻辱。

你大了,就应当回报父母恩。你却学习不努力,导致没能力。结果,你只会要,而不会给。

我就要“恭喜”你,经过多年的“努力”,你具备了和乞丐一样的能力和厚脸皮。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1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影响学习成绩的技术性因素,与学习态度同等重要。差生之所以差,很多时候就差在学习方法上。学霸的聪明不是指智商,而是方法。他们找对了方法,善于归纳总结,知道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有整理错题的好习惯,懂得劳逸结合。这些方法使学习变得轻松、高效,所以他们面对任何学科、任何难题都能轻车驾熟、无往不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成为学霸,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是关键。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3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培养一点幽默感

“如果火柴在你的口袋里烧起来了,你该庆幸,还好你的口袋不是炸药库。”契科夫曾经这么幽默地安慰他的朋友。

幽默使人快乐

幽默使人笑

幽默感强的人

能把难过变成欢笑

能把失败变成动力

幽默总能给人很多启示

我们的孩子,说实话压力挺大的,读书很辛苦,但生活可以是快乐的,有一颗幽默的心,有幽默感,那一串一串的英文单字好像也没有那么面目可憎嘛,那搞得人头疼的数学公式好像也不是那么难如登天嘛。孩子能幽默起来,压力会小、成绩会好。

现在我们很多家长都是微信朋友圈的老手了,上面有不少分享的笑话,有空没空和孩子一起笑笑,是培养孩子幽默感的最好办法,孩子总是很能记住各种笑话的。

笑一笑的力量有多大?

据分析,如果在做作业前能听到一个笑话笑一笑,就那么几秒钟就能缓解他一整晚的作业压力和复习压力!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4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引导孩子关注内在,灌输审美的辩证法

首先,不要总夸奖孩子“你真漂亮”、“你真帅”诸如此类的话,要让孩子意识到内外兼修才是真正的美。

夸奖时应该往内在品质上引导,比如“你今天帮妈妈扫地了,真能干”、“你帮互助别人,真是热心肠的人”……

其次,要让孩子懂得审美的辩证法。比如霍金虽然身体残疾,但他却成为了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还有很多人很朴素、平凡,却很善良、正义,他们同样是美的。

最后,要和孩子一起抵制低俗。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当发现孩子在模仿一些博眼球的网络视频,浓妆艳抹、扭捏作态时,家长一定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让他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