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广东南路梅菉市 于 2020-11-24 17:08 编辑
当年隋文帝平定南方的陈国,结束南北分治的南北朝,重新统一全国,便将当时辖有雷州半岛的南合州改为合州。
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在合州境内增设铁耙县、扇沙县、椹川县(三县皆属今遂溪县)。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扇沙、椹川二县并入铁耙县。据史载,铁耙的名称来源于该县城前的铁耙溪(即现桥西溪)。因水中露出的岩石凹凸不平,形象耙齿,故名为铁耙溪,县城“以水名铁耙溪故名。”
天宝二年(743年)改铁杷县为遂溪县,属海康郡,县治设今湛江麻章区旧县村,此为“遂溪”得名之始。据《雷州府志》记载,“遂溪"意取"溪水合流,民利遂之"。
明朝洪武二十七年十月,遂溪县西北五十里设有湛川巡检司,治故椹川县(今遂溪乌塘镇椹川村),后迁遂溪县东南故铁杷县(今麻章区旧县村)。
清末,法国佬入侵的广州湾包括雷州府遂溪县部分属地今湛江市的赤坎区,霞山区,麻章区,东海岛等地。从此,广州湾成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
1945年9月21日,广州湾由我国收回,以原范围划设市治,定名“湛江市”。为省辖市,并隶属广东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筹建新市,首先要确立市名。根据 广州湾租信地主要地城及行政机关所在地,明朝时期曾在(铁耙县治)旧县村设有椹川巡检司,初定名为“椹川市”。后受晋人谢混诗句“水木湛清华”启发,广州湾是绿水一湾,故改“椹”为“湛”,释“川”为“江”。并于1945年8月22日正式宣布广州湾易名为湛江市。
市政筹备处在市建架构,实施市治,消 除殖民色彩,兴利除弊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至1945年12月下旬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