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县城吴川为什么会出现大批亿万富豪?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湛江纵横哥 04-04 11:00
关于高州府吴川县的历史及吴川富豪,我们之前推出了两篇文章,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吴川富豪与生猛海鲜一样,已经成了湛江的特色之一。改革开放后,全国都有先富起来人,但吴川作为一个小县城,亿万富豪数量之多,甚至一条村都有几个大老板,这样的情况在全国还是少见的。
什么事物的出现,都有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方面的因素。吴川出富豪,首要说的就是“地利”,说是“地利”,其实是一个不利因素——即吴川“人多地少”,说得惨一点,就是耕地少,吃不饱,生活困难。但这个“不利”之地却成为了造就富豪的风水宝地。
有人会问,吴川是三江入海口,自古是鱼米之乡,怎么会耕地少呢?我们先来看几个数据,吴川和雷州、遂溪、徐闻的人口与面积对比。吴川市的面积为84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12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77人;雷州市的面积有353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70万左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81人;遂溪县面积213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9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11人;徐闻县面积1605平方公里,人口仅73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55人。以上数据可明显看出,吴川市的人口密度是这三个县市的2-3倍!
吴川全市地势北高南低,缓缓向海倾斜,地形大致分为低丘、平原、台地和沙土四类。吴川最肥沃的就是沿海冲积平原,水田比较多,但人口密度太大。比如梅菉镇从清朝时就是粤西有名的古镇,商业发达,人口稠密,主要以商贸、建筑(搭棚)、手工业为主,没剩下什么田地。黄坡西部的水田也有很多良田,从坡头龙头到吴川,325国道两边都有肥沃的稻田,但村庄太密,人口太多,2003年以前还有农业税,上缴公粮之后剩不了什么,农民日子依然不好过。
除了这些良田,吴川还有大约40%以上的土地是黄泥地、高岭土和沙地,水稻田少,很多只能种地瓜、木薯,靠天吃饭,生活比较困难。
“最贱不过南三泥”,南三岛(原属吴川县)也是这样的土质。这里说的“泥”其实是指南三岛的一种沙。这种沙,在南三岛的乡间随处可见,是一种贫瘠的沙质土壤。南三岛过去之所以穷,就是因为这种沙土。这种沙土根本留不住水,下一场雨,水一下就跑光了,岛上的居民喝点淡水都难,更不用说种好庄稼了。
南三岛的这种土质,在吴川也有不少,特别是海边。上次我去吴阳,看到大片大片的木麻黄,就是为了防风防沙而栽种的。穷则思变,为了活命,为了吃饱饭,为了子孙后代,吴阳和南三岛人外出发展的很多,这两个地方出的大老板数量是相当之多的。
据有关资料显示,五十年代之前,吴川的土地已经陷入困境,由于人口密集,土地已过度开发,可供开垦的农田极少,土地承载人口过大,人多地少成为了制约吴川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之前,人被困在土地上,吴川人多地少,农村人的生活远没有雷州半岛的好。雷州半岛这边,土壤是火山红土和水稻土,很肥沃,种什么都容易,水稻一年收三季的都有。雷州、徐闻、遂溪、麻章这些地方,在历史上都属雷州府,是同一个地区。老天爷赏他们这口饭吃,什么时代都能吃饱肚子,所以容易知足常乐,但也容易不求上进,所以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有人说,土地不够,但靠海,可以吃海鲜吧?说这话的人,是没经过苦日子。人是铁,饭是钢,没有主食,没有肥猪肉,海鲜直接下肚会拉肚子(蛋白质中毒),甚至会出人命的。以前吃不饱的时候,很多海鲜都拿来喂猪,人不敢大量的吃。所以我们现在敬神的时候,首先就是米饭、肥猪肉,这才是困难时代救命的食物。
由于耕地不够,吃不饱饭,吴川人什么脏活苦活都愿干,也肯放下面子去做一些被人轻视的小生意。“担起铁锤就说吴川话”,箍桶、打铁、补锅、补缸、阉鸡、糖糕客、小货郎、破烂佬、虾酱佬、收炉灰、泥水工、搭棚佬……千奇百怪的生意,吴川都愿意去做。他们改革开放后,人不用限制在土地上了。吴川这批吃不饱饭的人群中,由于危机感意识较强,吃的苦和得到的历练较多,便把目光投向了外面,哪里有钱捞他们就去哪。
第二个原因就是“天时”了,吴川这批富豪正好赶上了珠三角的发展,赶上了房地产经济的大潮。吴川这些发达的亿万富豪,大多是八九十年代在珠三角发家,并在珠三角屯了大量的土地或开发了房地产,经过近三十年的升值,他们的资产翻了100倍甚至1000倍。
现在珠三角的土地虽然寸土寸金,但在八十年代却不值钱,那时深圳的房价还没有湛江高,九十年代初一万元在深圳就能买到300平方米的地。一位韩姓老板做了些工程后,佛山某区甲方单位资金困难,给不了现金,就用土地抵,只能无奈收下,谁知道是给了一个个聚宝盆呢!
所以也有人也对吴川富豪的发迹不以为然,认为他们无非是扎堆在建筑行业,然后趁改革开放基建红火时揽到工程,然后涉足土地开放,不过是坐在中国房地产飞速崛起的风口而已,也就是传说中的“风中飞猪”,只是运气而已。
话说来简单,真的是运气吗?1899年,法国人占领广州湾,开发现代化城区,修路、建码头、建机场……精明的吴川人,什么活都肯干的吴川人,从那时起就跟着做小工了,一步步学习西方先进科学。吴川人吃苦又肯干,据说,八九十年代挖砼工程挖下十几二十米深井,广州只有吴川人肯挖,后来基本上都是吴川人承包的;佛山大沥的五金废品回收,七成是吴川人;深圳拆迁,十个有四个是吴川电白这一带的;昆明轮胎一条街上五成都是吴川人,九十年代营业额5个多亿……的确,吴川人无论面对怎样的时代和形势,都有着一个比较清醒而现实的头脑,“闷声发大财”是他们的一贯宗旨。正是由于他们的现实性和逐利性,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去尝试一切与钱有关的事情,撞上房地产热就是必然的结果。
第三个原因是“人和”,也是吴川富豪们自以为傲的成功秘诀。说到这里,有人会说,吴川老板把钱看得很重,时刻都在盘算利益,对自己和自己人(包括员工和合作伙伴)方面,大多显得比较“孤寒”,不好合作!这个倒也不是乱说。90年代,身家上千万的吴川及坡头老板穿着灰头土脸的衣服,骑单车,抽水烟筒的很多。还有几百万家身家的,舍不得家里的田荒着,开荒种地的。
对自己小气,对员工也大方不到哪里去。举个例子,2005年飞鸟哥的父亲退休后跟着一吴川老板做事,在广州当一所私立学校的校长。这位吴川老板就给老人家开3000元的工资,10年都没加过一分钱!飞鸟哥的父亲又特别老实,兢兢业业做事,加之是熟人介绍的,从来没提出过任何要求。后来飞鸟哥特别生气,去广州接他爸回来。直到现在,飞鸟哥说起这事还愤愤不平,还有一种“吴川人欺负讲黎人”的感觉。
吴川的老板对自己人省,但对外人又很好面子。他们早就看透了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所以非常重视人缘和人脉,他们对外界打造的自我形象是“善良、大度、豪爽、人情味十足,心胸宽广、知书达礼”的完美形象,希望以此掩盖了因贫穷而产生的“自卑、孤寒、敏感、小气”等毛病。有些吴川老板表现上看上去豪气,内心是很没有安全感的,对细节很在意,只有亲近的人才知道。
出于这种性格特征,白手起家时,有的吴川老板就出现了一些为了面子装虚荣的笑话。
比如我上一篇文章提到的,80年代,一位吴川小老板,为了接小工程做,骑单车也要戴摩托车头盔,就是为了让甲方认为他是“有摩一族”,当时一台摩托车8000元,那时1元相当于现在100元,确实显得有实力了。
还有某位老板,刚从农村出来创业时穷得叮当响,连双像样的鞋都没有,但凭着梁静茹给的勇气,找村里人东拼西凑借了一千几百元,买一身像样的衣服和皮鞋,买了些烟酒,装着阔气的样子请甲方到高级酒店喝茶,就这样“空手套白狼”,也接下了几十万的工程,捞到了第一桶金!
另外,不知是不是因为吴川出了状元的缘故,这些富豪老板对学历都有一种情结,发达后不仅想方设法给自己弄个高学历的文凭,有时还会花大钱去参加什么名牌大学的MBA班,不仅自己去,也花钱让亲人去。不过你认为他是真心做学问的话,又只是看表面了,这种MBA班,人脉都非富即贵,吴川人不做赔本生意你们懂的。
出于对人情和人脉的重视,再孤寒的吴川老板对于做年例、婚嫁、入伙等大事都很舍得投入,不仅让你来白吃几千元一台的豪宴,甚至吃了还要封几百蚊纸红包给你带回去,这就是他们“人和”的典型表现。俗话说,财聚人散,财散人聚。有的人摆酒就是为了收红包利是,吴川大老板想的可不是这样简单!
吴川富豪们回村建的豪宅,买的豪车,摆的酒席,一方面是衣锦还乡的虚荣,更重要也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实力,塑造良好形象,让官员、甲方单位或是合作伙伴对自己充满信心。要是没实力,甲方会签字给你工程吗?要是没实力,合作伙伴会让你把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材料费拖一年才给?这一年利息又是多少了?与这些相比,几餐饭,几个利是又算什么?吴川老板的算盘很精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吴川富豪的出现,既是时势造英雄的“天时”偶然性,也有地理环境的“地利”和他们努力营造的“人和”的必然性。哪里都有聪明的人和能干的人,但在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吴川(包括坡头)的叻人便有了将能力发挥到极致的可能。那么,如果交换一下,如果把吴川这批人放在土壤肥沃人又少的地方,他们还能不能成为亿万富豪?古话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则为枳”,如果能吃饱穿暖,有空的时候晒晒太阳打打奖,日子过舒服了,身边的人大多是知足常乐,还有外出打拼和创业的想法吗?肯定人数会少很多。
不过,吴川富豪们的未来也令人堪忧。花无百日红,自2015年开始,吴川富豪们的日子没以前好过了,一是全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倾向饱和,建筑业的市场需求开始缩小,二是在垃圾回收方面有更多限制,外来垃圾入境更是被禁止,三是各行各业的运作更加规范,一个批文圈一块地的时代已经过去。
加上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对现在红火的资本运作和高科技所知有限,也不敢随便介入新兴产业,吴川富豪们对未来何去何从显得有些迷茫。有的只是一味复制之前的成功经验,对土地痴迷,靠银行贷款不断圈地,不断开发,像穿上童话故事中的红舞鞋停不下来。但这种模式非常危险,一旦遇到银行银根紧缩,就只能靠民间借贷续命,这样拆东墙补西墙,资金链就非常紧张,因此而遭遇破产清算或面临破产的老板也不少。
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吴川的富豪们对人才的认识比较有限,有的只相信自己的亲人,但真正的人才都是凤毛麟角,哪能都是自己的亲属?如果只是任人唯亲,又舍不得花钱,肯定留不住真正的人才,没有利益的平衡,仅用“忠心”二字来拴住人才,这是不可能的。放眼看中国的顶级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大型企业,都是现代化股份制管理,高层或是重要员工都有股权,没有谁只是想将企业“传”给自己儿子的。
俗语说,“富不过三代”,如果想要做成百年老店,必须有前瞻的全局性思维,要有高超的管理能力,要有创新型的产品战略,只是一味啃老本,复制经验,甚至让后代来复制自己过时的成功经验,无疑是“刻舟求剑”,必将被时代所淘汰。不过,也有些富豪老板的二代培养得不错,出国留学回来有一定作为,已经逐渐崭露头角。
而新一代创业型的吴川老板,虽然没赶上房地产发展的高潮,但却将商业的触角伸向了海外。我就认识一位40岁的吴川老板,他早年在澳大利亚读大学,后来就随着吴川拖鞋的外贸逐渐将生意做到了非洲,现在他在非洲南部开矿、办厂,做足球经纪人,还担任了非洲部落的酋长,比我大不了几岁,但经历如此丰富令人佩服。另外,从事网络经济的吴川年轻人也不少,在碧海银沙时代,他们就赚到第一桶金。新一代吴川老板虽然不够亿万富豪那样风光,但也表现了吴川人敢闯敢拼、聪明勤劳的优秀品质,希望他们能够将吴川富豪这个品牌延续下去!
由于篇幅所限,关于吴川富豪的分析,我就先说到这里。有些案例,不方便列举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只能泛泛而谈。如果你有什么见闻或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文章只是抛砖引玉,说得不到之处,还请大家指正和补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