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3249|回复: 12

[民生百态] 为何人口数量多在农耕时代会成为负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7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何人口数量多在农耕时代会成为负担?
李俊

     一直以来,人们在人口方面争议一个问题,就是人口数量少有利致富,还是人口数量多。在农耕时代,人口数量多可能是一种负担,但是到了工业社会,却成为一种红利,所以不能离开具体约束条件而泛泛讨论。

   农耕时代,农业生产效率是很有限,能够养活多少人,通常都是依靠耕作土地面积数量。这种情况下,一个村庄人口数量多,人均耕作面积少,就会发生贫困。一两百年前,大量潮汕人外出谋生,这和人多地少有一定关系。

传统农业社会里,市场并不发达,人们热衷自给自足生产方式。事实上,除了观念方面,也有当前技术约束。当时交通并不发达,粮食远距离运输的费用很高,所以生产的粮食也只能在周边交换。

面临各种约束,人口数量多在农耕时代就成为一种负担。因此,有一些学者就提出控制人口数量,否则粮食增长跟不上。农耕时代,人均耕地面积少,有可能导致贫困,但是进入工业时代,很多情况发生变化了。

生产效率提升,需要农业人口的比例是非常低,大部分人都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工业时代是标准化生产,要形成规模经济才有优势,要是人口数量太少,就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工业时代的劳动人口数量多是红利,原本是一种常识,但是人类社会经历几千年的农业社会,难免有了人口数量多导致贫困的集体记忆。

有一些人看到学位紧张时,往往会想到人口数量过多,然而很少考虑到可以通过多建学校来解决。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互相矛盾的抱怨,一边抱怨学生过多导致师资不足,一边抱怨师范生过剩,教师岗位数量有限。

技术进步之后,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很大变革。寒冷的北方,也可以利用技术种植热带农作物。很多农作物都可以从室外搬到室内,在水泥板上搞种植已经不是什么难题了。因此,生产效率提高之后,单位面积土地对人口数量承载能力,有可能是之前的几十倍,甚至更高。

现在生产模式是讲究规模经济,之前在农耕时代的人少地多也变成劣势。一个国家人口数量少,就很难形成强大供应链,对外部市场依赖程度会很高。如果人口数量有限,分工方面就无法做到深度。

虽然生活在城市要承受拥挤的代价,但是也相应带来很多便利。生活在农村可以不用承担拥挤代价,然而也要承担生活上不便利的代价。因此,多数人权衡之后,还是往城市里跑,特别是大城市。大城市的地铁可能比较拥挤,可是毕竟你还可以享受地铁的便利,可是到农村或者小城市,就没有机会享受到了。

说到规模经济,电子书是很好一个例子。前期的制作完成之后,上架之后,多一个人看,产生的边际成本几乎是零。因此,阅读人数越多,前期费用的人均分摊就越低。很多产品都是前期投入很多,生产的边际成本并不高。

农耕时代,多养活一个人,产生的边际成本很高,但是工业时代之后,这个边际成本大幅下降。承认人口数量多在农耕时代是一种负担,然而也不能在工业时代,使用农耕时代角度看人口问题。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不是农耕时代,而是工业时代,所以要跳出农耕时代局限,重新认识人口问题。实际上,我们现在担心的问题不是人口数量过多,而是人口数量过少。
2020年12月26日
该文章首发在个人公众号草根清谈

发表于 2020-12-27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农耕比以前舒服了,起码有收割机,以前全是靠人工收的
个人觉得逻辑思维混乱。

农耕时代,人多地少是大问题,但是不解决亩产量,即使到了工业时代,人口转移到工厂,留在农村的人口少了,不是说就能解决粮食供应。

在番薯、玉米等旱地作物引入中国前,各个朝代的人口都只有几千万至一个亿。明末万历年间引入上述作物,人口数量激增,虽然有战乱不断,但是清初时人口过亿,清末民初已经四亿。

还是剥虾简单一点!
发表于 2020-12-27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真圣凌人 于 2020-12-27 17:32 编辑

在农耕社会决定人口多少是粮食产量,粮食产量的多寡就决定了人口的数量和社会的稳定性。 那时候亩产低,要养活更多的人口是不容易!好像从秦朝到明朝中国人口峰值都只是七千到八千万左右,但是明朝中后期番薯和玉米等新农作物的引入,粮食产量大大提升。到清末都有4亿人了。。
真圣凌人 发表于 2020-12-27 17:22
在农耕社会决定人口多少是粮食产量,粮食产量的多寡就决定了人口的数量和社会的稳定性。 那时候亩产低,要 ...

中国明朝的人口素质 全国几个人口学家,历史学家 都表示质疑 他认为 他们认为 明朝的数字应该翻一倍 甚至两倍到2.5倍 也就是分值超过2.5亿。。

我用高州的数字来告诉你 高州整个明朝的数字 开始是6.8万。。这个是接近宋朝的数据 。到了后期 基本就是6660到9999。。明朝最高是1999 9 。。这些数字都是人口,不是户口 。。一直到雍正9年 人口才到 还是1万。后来餐厅入某之后 不到100年长了 74万的


汤丁入亩 我顺便告诉你,我历史考了六百多分 超过600分吧 大家做过题的话,什么问题都做过啦 再去考经济学 这样无聊的就是浪费时间的了
高凉大地 发表于 2020-12-27 17:22
个人觉得逻辑思维混乱。

农耕时代,人多地少是大问题,但是不解决亩产量,即使到了工业时代,人口转移到工 ...

剥虾哪里有给富商包养舒服。。。
front2_0_Fl0MtKS_J1Z88FAOeXyiESSnWSOo.160906411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8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发表于 2020-12-28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稀饭gg 发表于 2020-12-27 18:15
剥虾哪里有给富商包养舒服。。。

少奋斗几十年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1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是不用奋斗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风横月卧 发表于 2020-12-27 18:10
汤丁入亩 我顺便告诉你,我历史考了六百多分 超过600分吧 大家做过题的话,什么问题都做过啦 再去考经济学  ...

你考了600分?为何不考900分呢?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欢迎大家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21-7-24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晨橘 发表于 2020-12-27 17:08
现在的农耕比以前舒服了,起码有收割机,以前全是靠人工收的

这是工业化的体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