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广东南路梅菉市 于 2021-1-18 17:40 编辑
关于博茂司的驻地,见有“国学大师”网站上“博茂镇”的历史地名条曰:“即今广东吴川市东南博茂。《明史·地理志》茂名县:‘又西南有博茂巡检司,后废。’”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也注明博茂司就在今日梅菉之南。在今日吴川市梅菉之南仍有“博茂”之地名,其南面一公里海岸边还有博茂湾 、博茂港。
明朝万历《高州府志》记载了吴川县的“营堡”有“吴川营在吴川县南。万历二十九年,倭寇犯城,调集官兵征剿,平后建营防守。原设把总一员,哨官五名,旗队兵五百三十四名。拨守梅禄、博茂、罗山、上廓、大坡等处哨官一名,兵一百四名”;茂名县的“烽堠”有“港口、限口、赤坡、山兜、北葛、马村、吉兆、那曲、博茂,俱属赤水巡司”;两处记载的博茂应属同一地方,同属驻兵之地。
在《钦定大清一统志》“巻三百四十三”记载清代有“博茂营。在茂名县西南,唐书地理志:潘水县有博畔镇。旧志有博茂盐场,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新志,明初置盐场,崇祯中革。今改建博茂营。”其地有博茂盐场及港口,在梅菉繁荣之前,它又背靠处在交通要道鉴江上的梅菉,有着其繁荣市镇、及海防需要,立博茂营有此因素。博茂司的驻地是否在此地,仍有待补充调查资料。
在元明清时代,设有高州分府及茂名赤水司,专门管理行政事宜,所以梅菉前身又称赤水。到了嘉庆年间,举行保甲,认定梅菉三十六乡确有独立可能,于是设立梅菉保甲团总局,直属布政使司。光绪三十四年,改为警员,则将保甲团总局改为巡警局,以分府任总办,赤水司巡官、守备任总带。
赤水巡检,管辖海域,东至阳西的青洲洋,西至吴川市的那菉海洋。水东港,旧称赤水港。历来为高州府主要商港。唐中叶、宋朝已设置广东赤水巡检司、派遣巡检镇海将军在赤水(今电白水东)把守港口,巡哨海洋,驱逐海盗,确保海上丝绸之路及各行各业船只畅通往来或停泊电白港湾,不受海盗侵犯。但时在高州有名的广东赤水巡检司巡检黄魁,带兵把守赤水港口,其管辖巡哨范围自阳西青洲海洋、莲头海面的放鸡海洋、赤水港口的晏镜海洋至吴川那菉海洋,巡检司总署设于晏镜那黎。他在莲头、炮台等地增设了碉楼、礅台军事防卫设备,组织四乡乡里,成立民团自卫。其保境安民,功勋卓著,深受乡民敬慕。
由于明代高州府沿海神电卫、宁川卫以及后来的兵营的存在,赤水司等军事机构并没有像内陆一些巡检司如梁家沙、平山等发挥那么多的作用,在史料中较少看到博茂、赤水司参与各种战事的记录。但是,赤水司先后处在水东港、梅菉、博茂等繁华的海边港口市镇,其发挥着更多的经济、行政管理职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