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面的话真的是巴菲特说的吗?不能将下面的东西(包括所有人类的观念)都当成真理、教条,当成可以改变的心灵鸡汤更好。怎么有一些跟中国传统观念有点相似——
1.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粗心的人可能认为跟中国“德位相配”相一致,但其实很可能不一样。西方也重德,但更偏向于“能位相配”、“质位相配”)
2.获得智慧是一种道德责任,它不仅仅是为了让你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3.唯有跨科学才能高效而成熟地生活 (这个可能道出了巴菲特赚钱的一个奥秘)
4.要避免的是极端的观点、极端的意识形态,因为它会让人们丧失理智,反智者多极端。(巴菲特的另一句话:“我觉得我没资格拥有一种观点,除非我能比我的对手更好地反驳我的立场”)(尼采:“重估一切价值”)
5.嫉妒、怨憎、仇恨和自怜都是灾难性的思想状态。过度自怜可以让人近乎偏执,偏执是最难逆转的东西之一,你们不要陷入自怜的情绪中。(你们当然也要在自己的思维习惯中消除自我服务的偏好,别以为对你们有利的就是对整个社会有利的,也别根据这种自我中心的潜意识倾向来为你们愚蠢或邪恶的行为辩解,那是一种可怕的思考方式。)
6.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 (你们应该多多诉诸利益,而不是理性,即使是当你们的动机很高尚的时候。)
7.你们不要处在一个你们表现得越愚蠢或者越糟糕,它就提供越多回报的变态激励系统之中,变态的激励机制具有控制人类行为的强大力量,人们应该避免受它影响。(现在很多企业都是这种激励方式呢,造成如某某企业以前常出现跳楼事件)
8.所有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受到权威人物的控制,尤其是那些为我们提供回报的权威人物。要正确地应对这种危险,必须同时拥有才华和决心。
9.让最有能力的人发挥最大的作用,将不平等最大化通常能够收到奇效。(与此相反的观点也是有道理的)
10.如果你们真的想要在某个领域做得很出色,那么你们必须对它有强烈的兴趣 (与此相反的观点也是有道理的,将不喜欢的事情也能做好的话,还有什么事情会难的)
11.生活中的每一次不幸,无论多么倒霉,都是一个锻炼的机会。每一次不幸都是吸取教训的良机。人们不应该在自怜中沉沦,而是应该利用每次打击来提高自我。
12.人活着,不是为了效忠,更不是为了尽孝。这个社会,有爱的人,远比有道德的人更值得让人信任和尊敬。(这就是典型的西方观念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