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不一样方式表达乡亲邻里情义,这样的年味更浓厚!
近日,高地街道发起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爱心义捐”活动,倡议村民捐出过年一桌年例资金来推动“大清扫大消毒” 疫情防控爱国卫生运动。乡贤们积极响应政府“疫情期间不聚集”号召,把“做年例”节省下来的钱购买疫情防控物资送给村民,为乡村邻里建立起抗击疫情的护城河,隔断病毒传染源,防止疫情蔓延。
△干部、志愿者进户发放“捐献一桌年例钱,助力防疫献爱心”倡议书
△乡贤给村民捐赠防护口罩、消毒片等疫情防护物资。
减少大操大办年例的行为,高地街道发动村民开展了以市场环境整治、清洁家园、公共场所消毒等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调动力量每天加班清运垃圾,对办公场所、村庄文体活动场所、公厕、排水沟等重点场所区域进行消毒,确保群众生活环境干净卫生整洁,尽最大努力减少疫情传播风险。
△高地街道党工委书记陈观汉,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柯蔼宁到澳内海市场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开展“大清扫大消毒”爱国卫生运动,对办公场所、乡村排水沟等地进行消毒。
文明新风的养成,非一日之功。
近年来,高地街道将乡风文明创建活动融入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结合“千堂党课下基层”、“党员活动日”、“讲习会”、“红色课堂”等多种形式,强化党员干部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意识,向群众广泛宣传党的惠农惠民政策、进行感恩教育、弘扬戒奢克俭的优良传统,引导形成“厉行节俭·人人参与”良好氛围,让“移风易俗、节俭养德” 蔚然成风。
乡贤是涵养乡风文明重要力量。高地街道充分利用乡贤资源,协调成立社区“乡贤理事会”、“教育基金会”,激发乡贤教化乡里、助推家乡建设的意愿和担当,让乡贤力量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泓“活水”。
街道办通过开展连心联谊活动,利用春节前后乡贤在家时机,通过发放倡议书、上门拜访等形式联络感情,让更多乡贤了解家乡、关心和支持家乡建设。
“原先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的现象现已难寻踪影,众多乡贤、村民、党员热衷做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捐资用于修桥铺路、助学办学、扶贫帮困、购买疫情物资,建设文体活动中心、篮球场、娱乐器材等公共设施,满足村民生活追求。”高地街道党工委书记陈观汉如是说。
在高地街道各社区角落,随处可见捐资芳名录,捐助公益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其中,中海社区福建村村长李绍先后累计捐资超180万元。
“与其铺张浪费,还不如把钱捐给社会做公益事业。虽然钱并不是很多,但是能够为家乡出一份力量,我们都很开心。”李绍先说。
“捐助家乡公益事业已成为高地街道良好风尚。乡贤、村民不以斗富摆阔为荣,而是不约而同把铺张浪费钱用在家乡环境治理和道路修缮上面,各社区村容村貌变化很大。”高地街道高地社区书记潘宗良介绍说。
踏进高地街道这片热土,穿梭于大街小巷,行走于田间地头,仿佛进入了一幅美妙的新农村锦绣图。“父母教、须敬听”……一幅幅墙绘醒目又清新,不仅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村民的文明意识,更美化了村容村貌。
山海社区山尾村↓↓
散步在山海社区山尾村村道上,新架起的路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照亮了整个乡村。“以前到晚上一片黑漆漆,现在亮晶晶”,村民们徜徉在温暖的路灯下,纷纷赞誉乡贤们修水泥路、造福乡邻的慷慨善举。
在孟信坡文体活动中心,老人们围坐一起聊聊家常,这样的晚年生活既充实又有益身心,小伙子们在篮球场“大显身手”,这就是好生活。
墨胶社区优美环境一角↓↓
墨胶社区好心公园↓↓
中海社区福建村新天地一角↓↓
玩得不亦乐乎!孩子们在新建篮球场打球 ↓↓
图文 / 电白区新闻中心全媒体记者 李峰 何伟 何梅
(本文由“今日电白”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
今日电白编辑部
编辑:杨伟盛
初审:赖广昭
版式:何伟
总监:陈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