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共产党员,尤其是在法院执行岗位上的共产党员,面对错综复杂的执行案件,很容易产生疲倦心理。 究其原因,一是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不够牢固。从思想上来看,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有时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尤其是执行岗位上的党员,面对的是错综复杂的“骨头硬案”,当手头工作稍多时,就嫌麻烦,性子就有些急躁,态度不够好。未切实做到为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没有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和人生追求。二是无私奉献意识不强,工作作风还需务实。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开拓创新意识不够,往往是领导安排什么工作就干什么。临时的工作和活动较多,主动考虑工作还有欠缺,对自己的工作缺乏系统的考虑和研究。工作中经常接触的问题很多,但是依靠自身很难解决,致使自己常常感觉很矛盾。克服倦怠心理,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执行工作的责任感。执行工作是人民法院依法运用国家强制力,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司法工作。离开国家强制力作后盾,生效裁判文书所确定的内容就难以由应然转化为实然,难以从纸上的权利转化为现实的权利。因此,作为法院执行岗位上的党员要树立崇高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更好地担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神圣使命。 二、完善自我调节机制。学会自我调节,要清楚认识到压力是无所不在的,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难题,尤其是执行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多渠道找方式方法,对工作任务重的,不妨合理安排一下时间,重要的工作先做,次要的放一放。加强自身修养,以适当合理的方式宣泄引起自己职业倦怠的不快和抑郁,善于自我调节,有张有弛,可以通过运动、唱歌等方式宣泄出来。(信宜市人民法院执行局 张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