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4-21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债务焦虑
此次《意见》中多次提及铁路负债的问题,要求“妥善处理存量债务,严格控制新增债务”。作为中国铁路建设的主体,国铁集团承担了绝大多数铁路的投资,也因此负担了巨大的债务。
截至2020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4.63万公里,5年间增长20.9%;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3.79万公里,相较2015年末的1.98万公里,相当于在“十三五”期间翻了近一番,稳居世界第一。
关键问题在于,中国高铁建设主要靠债务融资,迅猛增长的铁路里程背后正是巨额债务。
从2005年到2020年,国铁集团(原铁道部)总负债从4768亿元猛增到2020年的5.57万亿元。据国铁集团财务审计报告,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国铁集团资产负债率已达65.88%,比其他央企高出1.5个百分点,且与其他央企资产负债率“圆满完成3年降低2个百分点的目标”相比,铁路资产负债率不降反升。
国铁的债务偿付压力已经到来。2016年至2019年,中国铁路建设债券规模每年3000亿元,其中2000亿用来进行铁路建设项目和装备购置,其余部分用于债务结构调整。而到了2020年,注册的铁路债券金额为2100亿,其中仅700亿用于铁路项目建设,有1400亿用于债务结构调整。
国铁的这些债券多为5年期,2021年正是2016年后第5年。换言之,自2021年起的“十四五”时期,国铁开始进入本息偿付高峰期。而眼下,国铁集团近几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仅为2%左右,盈利能力并不强,铁路运输收入的现金流尚不足以覆盖运营成本,更无力偿债付息。
许多地方政府在高铁建设中也背负了巨额债务。近些年高铁建设从人口密度高的东部发达地区延伸到人口密度小的中西部地区,沿线地方政府建设的积极性高涨,承担了建设债务的大头。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适合建高铁的通道,国铁出资比例高;而中西部地区人口规模小、密度低、经济欠发达、不适合建高铁的通道,地方政府出资比例高。
这背后隐含的风险是,欠发达地区建设高铁项目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高企,同时高铁的营收及效率低,地方政府将面临着比国铁更高的财务风险。
以地处西南边陲的广西为例,截至2020年底,广西境内高铁运营里程1792公里,位居全国第一。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欣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程度、人口密度等无法支撑高铁项目,尤其一些中西部地区的地方债已经高企,如果再盲目上马高铁项目,会进一步加剧债务风险。
此次《意见》提出,既有高铁能力利用率不足80%的,原则上不得新建平行线路。新建铁路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家批准的规划实施,规划内项目不得随意调整功能定位、建设时序和建设标准,未列入规划的项目原则上不得开工建设。
在投资结构上,《意见》提出,要通过多种渠道增加铁路建设资本金来源,确保中西部铁路项目权益性资本金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同时提出铁路分类分层建设,干线铁路由中央与地方共同出资,国铁集团负责项目建设运营。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支线铁路及铁路专用线,以有关地方和企业出资为主。
但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在《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也表示,高铁项目是准公益性项目,仅仅以财务数据来衡量高铁运营情况,并不能全面反映高铁项目的收益和成本。“在全面考虑其运营财务情况的同时,也要全面分析项目建设带来的其他方面功能和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