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茂名市文广旅体局公示了 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 博贺咸水渔歌榜上有名
茂名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共计21项,包括传统音乐、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共7项。其中,在传统音乐项目中,仅有博贺咸水渔歌入选。.
博贺咸水渔歌流行于博贺半岛一带,是当地人民在海上打渔、椰子树下织网自娱自乐而逐渐形成的特色民歌,传唱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博贺咸水渔歌多用“白话”或者“黎话”演唱,曲调朗朗上口,歌词纪实直白。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咸水渔歌,真实呈现茂名博贺疍家人的渔家生活,唱响时代旋律。《渔港半边天》的“砸碎千年铁锁链/疍家妹子变成海上燕/建渔港比贡献/千斤重担我承肩”,是五十年代初博贺疍家人肩挑手挖建设家园的真实写照;《造林之歌》的“海底捞针不容易/海边种树更加难/博贺人民真勇敢”,记录了当地人民植树造林建设海边防风林带的情景;《织网渔歌》的“梭儿随着春风飞哩/渔船岀海多高产啰/我在那个渔港勤织网呀/同为生产献力量哎”,表现了渔民欢快的劳动生活;《渔家歌唱共产党》的“五星红旗迎风飘哩/渔家歌唱共产党啰/歌唱那个建党百周年呀/唱支渔歌给党听哎”,唱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宣传推广茂名红色文化的最美颂歌……
除此之外,博贺咸水渔歌还记录了当地的风土人情、礼仪习俗,如《咸水过大礼叹歌》就是记录传承了三百年前疍家婚嫁风俗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咸水渔歌更因为通俗易懂、容易传播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当地的文化宣传当中,如《渔船消防篇》《农村防火篇》等歌曲就被广泛传唱。
博贺咸水渔歌传承人代表郑淑红于2012年与六十多位渔家大妈自发成立了茂名滨海新区博贺咸水渔歌队表演队,在表演队的传承创新下,博贺咸水渔歌多次登上省市文艺舞台,并受到央视的关注,多次前来拍摄,进一步提高了博贺咸水渔歌的知名度。
为进一步传承、保护、发展本地民间音乐,让博贺咸水渔歌这块传统瑰宝焕发新的生机,当地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动咸水渔歌进校园项目,并把电白博贺学校作为该项目的试点学校,将博贺咸水渔歌作为学校的艺术特色,引入学校音乐课堂教学,让年轻学生受到本土音乐文化的熏陶,掀起新一轮的传承学习咸水渔歌的热潮。表演队走进电白博贺学校,对博贺咸水渔歌的历史发展、艺术特色、渔民服饰等作了详细介绍,并手把手教导学生织渔网、唱渔歌,使广大学生更加了解博贺咸水渔歌音乐,感受渔歌特有的音乐艺术,进而喜爱家乡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自主传承传统音乐与民俗文化的意识。
来源:茂名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