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文章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文章高瞻远瞩、系统深入、催人奋进,为我们切实走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之路提出了重要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文章强调,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教育决定国家未来的命运,科技影响社会前进的方向,青少年则代表时代繁荣的希望。小学科技教育是对小学生实施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和情感的教育。小学科技教育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直接参与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实际的科技活动。通过科技教育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使学生掌握科学理论和科学常识。同时通过科技制作,使学生掌握制作的方法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素质教育奠定基础,使学生成为面向21世纪具有现代化科技素质的一代新人。 我认为学校科技教育应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科技知识。教育是关键,教师是主导者,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科技教育观,不断索取更新知识,挖掘教材科技含量。通过课堂这个主渠道将科技发展和新知识信息及时传播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演示,实验。启发学生的思想,使学生掌握原理,懂得知识。教师要利用新的科学知识,结合教材,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和各种教学媒体来增加科教氛围,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科技引导教育。教师是指导学生科技活动的直接组织者,也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科技创造的启蒙者。所以说普及老师的科技知识、提高科技教师的素质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教师的科学知识丰富,有较强的组织和技术技能,都能组织好科技教育活动。 《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文章指出,要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二十一世纪是“创造教育世纪”,创造性人才要通过创造教育来培养。创造性是每一位学生都具备的心理潜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创新型教师。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育并非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结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培养他们“爱问、善问、会问”的思考习惯和解疑的动手能力,使他成为创造性的人才。这要求教师本身要有丰富的知识,并不断积累新知识,在课堂上做到融会贯通,得心应手。教师根据自己班上情况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面对不同的班级、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采取不同的教法,使学生有种“常新”的感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当科学家是无数中国孩子的梦想,我们要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尊崇向往的职业,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群英荟萃,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梁红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