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87岁从警16年,女儿从警28年,孙子从警12年,这是一个老、中、青三代民警家庭版的“公安史”,她们用融之于血脉的初心警魂传续守护,也用56载近1个甲子的时光从不同视角见证警察荣光。
6月21日,记者驱车100多公里赶到广东茂名信宜,对刘玉娟祖孙三代坚守初心的“警事”进行“深挖”。 记者按指引来到宿舍楼前,这是一座楼高4层的80年代建筑,斑驳墙面还存有刮新痕迹,虽陈旧但打扫得整洁干净。据女儿陈红梅介绍,她母亲一直住这,她们兄妹也是在这生活长大。
融入血脉的初心警魂传续 记者来到三楼,敲开铁门,只见已是87岁高龄的奶奶刘玉娟拄着拐杖坐在门口板凳上,白发苍苍的她脸色红润,吐字清晰,一脸慈祥,笑起来时让人温暖如春。 已是耄耋之年的她,开朗乐观又平易近人,让记者少了许多拘束,随即开始家长里短闲聊了起来。但岁月变迁,聊起往日警事,她的一些记忆也模糊了。 “1934年出生,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加入茂名信宜公安队伍,从警一直到退休后又被返聘回看守所工作。”现年87岁的刘玉娟,回忆起自己的从警之路更显精神。
刘玉娟算是“跨界”民警,在入警前,她曾担任过信宜市水口公社的副社长、北界镇的团委书记,后成为妇联干部,1976年一次“转业”的机会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在信宜市看守所负责管教工作。
由于工作突出,刘玉娟后来兼任信宜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先后担任过信宜市看守所、收容所、预审股的联合党支部书记、指导员,在监管岗位上一干就是16年。 女儿陈红梅儿时的记忆中,母亲经常加班,即使难得一次休假的机会,母亲也坐不住在家里,这边正在陪女儿,转过头便一溜烟回到了办公室。 “我小时候几乎见不到母亲的面,对于母亲的职业不是很理解,甚至有点埋怨她。”陈红梅回忆说,后来在别人口中得知母亲管教工作很有成效,逐渐对母亲的职业感到敬佩。“长大后我要成为你”的念头也深深地植入了她的潜意识。
1993年,21岁的陈红梅毕业后进入信宜市公安局参加公安工作,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受母亲的影响,陈红梅在工作中也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警以来,通讯科、派出所、网警、政工、指挥中心这些岗位都干了个遍,有着丰富的公安工作经历。
孙子陈作力从小跟奶奶,受家庭影响,那时候他最喜欢的事就是下楼去武警驻地,“看守所有武警部队驻守,小时候我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到楼下看武警训练,看他们排列整齐,动作一致又训练有素,满满的阳刚气,感觉自己都热血沸腾了。”在高考填志愿时毫不犹豫在第一志愿报读广东警官学院。之后他于2009年进入警队,2016年成为一名党员,现在是东莞市公安局大朗分局的一名刑警。
用担当履职见证警察荣光 刘玉娟有着丰富的基层一线的工作经历,使得她在管教工作中得心应手,做犯人思想改造很有自己“一套办法”。 今年55岁的李伟(化名)就是当年刘玉娟在看守所管教的孩子,他在15岁时,是看守所的“常客”,由于叛逆调皮、经常打架,多次进入看守所,但仍屡教不改。 刘玉娟当时是他的管教,看到小小年纪的他不学好,感到非常痛心,于是给他“开小灶”了,经常白天跟他一起学政策讲后果,晚上叫他抄法律条文,接着找出真实危害案例让他必须背熟,必须倒背如流,并不断给他“加料”,告诫他,再有下次学习任务就翻倍。 在刘玉娟不懈又严厉的管教帮助下,李伟终于走上了正路,出来后也一直跟刘玉娟保持联系,结婚时还邀请她,说“没有您也就没有今日的我。”如今李伟家庭美满幸福。
2020年,全国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信宜市东镇设立了省际公安检查站。需要抽调民警到一线配合执行检查工作,陈红梅主动请缨下沉一线。 检查站只有她一个女民警,除了日常信息登记,陈红梅还负责该站的后勤保障、数据总结、信息传达、核查反馈情况等工作,工作量不比任何一个人少。但是,陈红梅从不喊苦不喊累,“台前”和“幕后”工作都兼顾得很到位,她耐心、细致、包容,同事们都亲切地叫她“红梅姐”。 孙子陈作力经历的这些年,又与奶奶和姑姑的大大不同,他看到了大量高科技设备辅助警务工作的进步,见证了法治社会执法建设的规范。在单位,陈作力也是一名敢拼敢干的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快速反应,屡次破获案件。凭借坚韧干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办案能手。
用恪尽职守铸就忠诚警魂 岁月变迁,唯精神永恒。一代又一代人的使命传续,一代又一代人的担当接力,那些纯粹的信仰,矢志不移的初心使命,总是深植于他们灵魂深处,在薪火相传中续写一个又一个忠诚故事。 1989年,刘玉娟已是一名老警察了,她的年龄也符合退休,但她思想并没有退休、能力没有褪色,把警魂深烙心中。 由于刘玉娟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出色,在其退休后立即被信宜市公安局返聘,负责对重刑犯人进行教导。 返聘期间,刘玉娟又积极带领后辈提升监管业务水平,她以广阔阅历、丰富经验在岗位上发挥着余热,直至3年后正式离岗。 如今,陈红梅调岗回了信宜市公安局,加班加点是常态,在工作之余,她一有空就去照顾父母 “我妈经常跟告诫我们,要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说老实话,更要对得起自己身上的衣服。”
尽管陈作力远在外地,但他和奶奶、姑姑的沟通并没有减少,他们常通过视频、微信交流目前的警务科技、办案手法,向奶奶、姑姑请教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等,如他所说:“我们既是家人,也是同一条战线上的亲密战友!” “我很自豪在这样的党员民警家庭中成长。”陈作力说道。56载的光辉岁月,祖孙三代挥洒青春、传续接力,她们始终坚守着那份初心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党徽和警徽在青春与汗水中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