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8-16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全红婵绝对不只是出生湛江,在湛江读过书这么简单,湛江体校高级教练陈华明的作用绝对不能忽视。作为一个地级市体校,自1956年办校来,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获得了国内外各级比赛的400多枚金牌,还培养出了世界跳水冠军陈丽霞、世界帆板冠军张小冬等。
1984年,陈华明从八一跳水队转业回到母校湛江体校任教。当时的湛体还叫湛江市中心业余体育学校,在湛江市区占地面积只有22亩。在陈华明眼中,“湛体可以说是全省最差的。如今,湛体通过以地换地迁到远离市中心的湛江章麻区,才慢慢扩建到了160亩。”
2007年,为了解决学生的升学问题,湛体专门成立了高级中学。对于跳水队运动员而言,他们每天早上都要修文化课,下午再集中进行跳水训练,晚上还要上晚自习,学习文化课。“没成才先成人。在湛体这一层面,训练其实不是排在第一位的,读书才是。因为将来大部分运动员都是要走上社会的,不读书怎么能行?”据陈华明多年来的统计,“在湛体,能够被输送到省队的运动员只有10%左右,剩下的90%的学生就只能继续走文化课道路,读中专,高中,甚至读大学。”
湛体有着长期成熟的选才机制。与其他市区体校的招生方式不同,陈华明所在的跳水团队每年都要下到县一级甚至是广大乡镇,深入基层选拔。陈华明把这样的选拔方式形容为“大海淘沙”,唯有如此,才能挖掘到跳水的好苗子。
每学期,湛体会组织两到三次、为期两周左右的选拔活动,深入到湛江各乡镇中小学。有时候和当地教育局合作,有时候直接和学校、体育老师合作。每次选才都要跑上十几个学校。2014年,陈华明按例到麻章镇迈合村选才。在迈合小学,他发现了在学校操场边跳格子的全红婵,列进了选拔名单。
2014年年底,全红婵正式进入体校,陈华明作为主教练带了她两年,“主要以培养她的兴趣为主,经常和她做思想工作,让她把体校当家,把教练当作靠山,把跳水这项运动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做。”陈华明表示,“如果直接进入高强度的训练,会把学生都吓跑。所以在前期我们都是以引导为主。这些小孩都是被动来到体校的,我们需要引导他们对跳水的兴趣和对体校的归属感。”
在湛江训练约4年后,刚满11岁的全红婵被输送到广东省跳水队,接受更加专业的跳水训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