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3公里红树林带环绕而过,滨海风光秀丽迷人,村间道路宽敞整洁,楼房错落有致,好心公园、灯光球场、观海长廊等基础设施应有尽有,描绘出一幅绿水蓝天、幸福感成色高的小康图景,犹如镶嵌在水东湾畔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就是电白区高地街道墨胶社区。漫步在墨胶社区的观海长廊,清新的空气,翠绿的红树林,宜居宜游的环境,不禁让人心旷神怡,幸福感油然而生。
环境就是民生,绿水就是幸福。近年来,墨胶社区紧紧围绕打造滨海新农村为主题,立足丰富的原生态滨海资源优势,以马胶园村、后湾村建设为示范点,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打造独具滨海特色的文化旅游美丽乡村。如今,墨胶社区的水更清了、地更绿了、天更蓝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福利”,不仅增强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动力,也切实提高了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美丽文明乡村建设再升级
近年来,墨胶社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党建引领,聚焦“垃圾、污水、厕所”等整治难点问题,解决新村建设“卡脖子”问题,全力提升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截至目前,墨胶社区的马胶园村、后湾村已完成“三清三拆”、污水处理、硬底化、绿化亮化等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昔日的“脏乱差”村容村貌一去不复返。
同时这两条村也建好了文化室、灯光球场、健身苑、好心公园、停车场,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档升级。与此同时,墨胶社区通过马胶园村、后湾村这两条自然村的示范建设,以点带面,其他自然村的美丽乡村蜕变步伐也日益加快。
值得一提的是,墨胶社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充分利用后湾、马胶园村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浓厚的文化传统优势,以打造创文示范点位为目标,突出主题内涵,注重融入文明元素,积极弘扬乡村文明新风尚,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提升美丽乡村内涵。目前,该社区以好心公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观海长廊等重要场所设施为载体,积极宣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新时代文明新风尚。现如今,不仅乡村环境变得更加干净整洁、更加井然有序,村民的精神面貌也是焕然一新,美丽文明之风迎面吹来。
打造水环境治理“墨胶样本”
墨胶社区的马胶园村、后湾村两面环海,东北面环绕3公里长的红树林带,保留有传统渔民码头,地理位置优越,传统文化气息浓厚,自然风光优美秀丽。多年前,由于治理不到位,村民生活垃圾乱倒乱扔,导致近海海水黑臭,附近的村民苦不堪言。经过整治,如今海水清澈,空气清新,蓝天白云在水中倒映,风光如画,美不胜收。站在观海长廊上,望海临风,还可以远眺水东湾跨海大桥,十分惬意。
“我在马胶园村居住50多年了,亲眼看到了这里人居环境的深度蜕变。”说起马胶园村、后湾村的变化,在家从事浅海捕鱼摸虾的谢大叔最有发言权。他说,以前他吃住常在岸边的,后来海水污染越来越严重,臭味熏天,实在忍受不了,不得不到村里解决吃住问题。“现在海水变清,也不黑不臭了,鱼和鸟也越来越多,现在我经常在船上吃住了。”
近年来,墨胶社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马胶园、后湾村作为美丽宜居示范村项目,以建设滨海休闲度假旅游景点为理念,依托村中丰富的原生态滨海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独具滨海特色的文化旅游美丽乡村。截至目前,马胶园村、后湾村规划示范项目总占地面积148亩,已投入资金约600多万,积极建设滨海公园,建成了观海长廊、观海亭、渔民码头、红树林婚纱摄影基地、人造动感沙滩、儿童乐园、竹林、钓鱼台等景点,开发海钓、农家乐、人造沙滩、儿童乐园等滨海休闲项目,走出了一条有特色、有活力的乡村振兴道路。与此同时,墨胶社区的乡村成果为高地街道、乃至电白区,充分展示了水环境治理“墨胶样本”。
图文 / 电白区新闻中心全媒体记者 晨希 卢晓娟 何伟 郑钏钿
-------------------------------- 今日电白编辑部 编辑:何梅 初审:李峰 版式:何伟 终审:赖广昭 总监:陈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