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港“牵手”广州港,对接大湾区港口群,短期实现亿吨级大港
广东阳江发布 1周前
9月2日
市政府与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
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合作推进阳江港港口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
正式开启“两港”合作新篇章
当前,阳江正围绕省委赋予阳江的“两个定位”战略要求,坚持“向海发展、工业立市”,加快建立以临港先进制造业和滨海旅游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以港口、快速交通和其他城乡建设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体系。阳江港“牵手”广州港,无疑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大利好,按下了阳江港晋升亿吨级大港的“快进键”,筑牢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硬核支撑。
组建投资运营平台
优化整合码头资源
根据合作框架协议
广州港集团下属港口控股公司
将与市交投集团共同组建阳江港公共码头
及相关港口资源的平台公司
平台公司将作为阳江港的主体企业,统筹阳江港公共码头岸线、港区及临港物流土地等相关资源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完善港口引航、拖轮、理货等公共服务功能,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稳步推进阳江港码头资源的优化整合利用。
图片
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彤军 李凯摄
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彤军介绍,平台公司将高标准推进阳江港吉树作业区、丰头作业区等公共货运码头的建设和运营,加快在建码头泊位建设,力争吉树作业区13-14号泊位工程在2021年底投产运营。加快推进吉树作业区15、20、21号码头前期工作,拟建设3个5-10万吨级深水多用途泊位。广州港集团将协助进一步优化吉树作业区J9-J16号泊位功能、平面布置及建设内容、疏港道路等方案,加快实现阳江港货物吞吐量超亿吨。
图片
繁忙的广州港南沙港区 黎其骏摄
建设临港物流基地
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推进临港物流基地建设
提升阳江港对接大湾区港口群的物流服务水平
是双方合作的重点
也是把阳江港优势做优
短板补齐的关键之举
紧跟阳江经济产业发展需要,双方将推进阳江港集装箱、风电设备、粮食、建材等重点货类港口运输系统建设,将广州港“穿梭巴士”集装箱驳船运输网络导入阳江港,优化提升阳江港联通珠三角地区的物流路径,并利用南沙港作为华南集装箱干线港的资源优势,引导班轮公司在阳江港开展集装箱班轮业务,进一步提升阳江港服务能力。
同时,规划建设阳江港港航服务中心和阳江港大型国际物流中心,打造出口加工型物流基地,推动阳江港由工业港向商业港的转变,推动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临港产业等全要素的集聚。
“临港物流基地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阳江港与大湾区港口群的物流联通,畅通阳江市适箱货的出海路径,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魏彤军说。
图片
阳江港 梁文栋摄
导入临港产业
提升产业集聚能力
作为阳江承接“双区”
辐射粤西的重要港口
阳江港犹如一块吸金石
已吸引了明阳整机、金风科技、东方电气
广青科技、宏旺不锈钢、甬金金属等
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集聚
风电、合金材料产业全产业链条日趋完善
“阳江经济发展拥有强大的产业支撑,市委市政府发展经济的决心之大,让我们十分看好阳江的发展前景。我们将发挥自身优势,建设好阳江港的同时,为阳江导入临港产业作贡献,实现以港兴产、以产兴城。”魏彤军表示。
她介绍,广州港集团协助引导装配式建筑、先进制造业、粮油加工、物流仓储等临港产业企业落户发展,将阳江港打造成为阳江经济产业招商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巩固现有装备制造、合金材料等临港产业,进一步服务海上风电运维,助力阳江打造国际风电城和千亿级合金材料产业集群。
成立专班高效服务
推动项目尽快落地
“与广州港合作,是我市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贯彻落实市委全会‘123+N’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林良修表示,广州港是我国最大的内贸集装箱枢纽港,与之合作,对标最高最好最优规划建设,引入先进的运营理念,将进一步完善阳江港的港口服务功能,大大提升阳江港的运营和管理水平,助力阳江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图片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良修 李凯摄
为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见效,双方拿出高效务实的措施,强力深化合作。
“我们已经着手向客户推介阳江港,为年底投运的吉树作业区13-14号泊位组织货源。”魏彤军表示,广州港集团将成立专班,派出专业团队赴阳江沟通对接,尽快与阳江交投集团搭建起阳江港公共码头运营平台,并积极导入临港产业。
市交通运输局将开通“绿色通道”,做到审批时限在双减半基础上再减半,以最简明的流程、最快捷的速度为合作项目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加快合作项目落地建设,加快将阳江港打造成为沿海经济带上的亿吨级大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