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宽阔的石桥,踏上六级台阶,跨过高高的门坎,进入殿内。殿内井口天花,正面以龙彩绘;无梁无柱一览无余。其实,辟雍殿内并非无梁,而是采用斜角架梁的办法。当年刘墉他们在内部结构的设计中,四角位置原设计有四根立柱做支撑,该设计上报乾隆帝审批,乾隆批转户部尚书和珅审议,和珅提出:可不可以把四根立柱去掉,改成斜角架大梁的办法。这一提议立即被采纳。仅这一项改动,即节省了4400两银子,又使殿内没有柱子遮挡,整体显得更加宏伟宽敞,结构更趋合理,而且造就了辟雍殿内穹隆顶的特点。看来和珅虽是个大贪官,但也确有过人之处。
据记载为乾隆末年所建,设计者正是大贪官和绅,而主持建造的则是刘墉刘罗锅。这座大殿绝妙之处在于殿内没有一根立柱,落力点全部在四周的柱子上,这也反映了设计者和绅的聪明才智。辟雍是皇帝讲学的场所,据记载乾隆在辟雍建好的第二年春天就在这里讲学,殿内是皇亲国戚及高级官员立于两旁,而一般官员与学子们只得在殿外听讲,当时没有扩音器,只能靠传话的方式传到殿外。当然讲学时间很短,只是一种形式,表明皇帝重视教育。乾隆皇帝之后,每逢新帝即位,都要来此做一次讲学,以示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 2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