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广州塔、拥有琶洲国际会展中心、拥有白鹅潭、拥有万亩果园……这些转型升级的战略棋子,令海珠的未来充满巨大的想象空间。 未来5年,海珠将往何处去?5年之后,海珠将会是什么样子?海珠区的答案是:国际展都、广州绿心、文化名区、幸福海珠,既有国际都市气息又有自然生态魅力、既有现代时尚潮流又有岭南文化特色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建设三大服务业功能区 核心目标:以会展经济为龙头,以现代服务业功能区为载体,以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保障,全面优化现代产业体系。 现实基础:现代服务业成为主导 海珠区是会展业无可争议的龙头。实际上,过去5年,通过制定实施促进会展业、总部经济、文化创意和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海珠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未来路径:加快产业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未来5年,海珠将着力建设三大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增强高端产业聚集发展的承载力。突出以会展博览、国际商务、科技创新、信息交流、旅游服务为主导的产业功能,优先加快建设琶洲国际商务会展区。突出行政、商业、文化等功能定位,稳步推进新中轴线南段城市行政服务中心区建设。结合“退二进三”和旧厂房、旧城区改造,优化提升白鹅潭滨水休闲商务区。 海珠会展经济龙头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强化。按照部署,海珠将发挥广交会品牌效应,形成会展上下游和相关配套产业聚集发展格局,培育、引进、扶持一批品牌展会和展览企业,扩大会展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水平。同时,依托会展业的辐射效应,促进总部经济聚集发展。 大项目是产业发展的大载体。对此,海珠将加快推进南丰国际会展中心、保利世贸洲际酒店等会展载体和配套设施建设,继续完善琶洲地区配套服务。推动广东中烟集团等企业总部落户,跟踪创维集团华南总部、广东电网、广州地铁等总部项目建设。 商贸服务业则将进一步优化。报告指出,海珠将推进富力海珠广场、广昊商务港等项目建设,扩大江南西商圈的影响力。加快广州TIT国际纺织城科贸园、广百海港城等项目建设,培育新兴高端消费商圈。加快广州联合交易园区等项目建设,打造以大宗商品交易为核心的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聚集园区,实现传统市场向现代展贸市场转型。同时,发展会计、法律、咨询、信息、知识产权、信用管理等商务服务业,吸引著名商务机构入驻,提升专业化水平,形成以国内外知名商务服务品牌企业为核心,以特色商务企业为补充的商务服务体系。 总体目标 今后5年,海珠中心城区的地位与功能进一步巩固,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新突破,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街道社区服务管理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化,人居环境、文化环境、发展环境更加优越,民主法制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发展指标 今后5年,海珠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70%以上。人均道路面积达13.6平方米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5平方米以上。 城区发展转型升级▶▶完善基础设施勾画广州“绿心” 核心目标:完善城区基础设施,推进生态建设和低碳发展,加强精细化管理,全面优化城区环境,增强发展承载力。 现实基础:“五个更”目标初步实现 广州亚运舞台上,海珠区成为展示和提升广州形象的重要窗口。凭借亚运东风,海珠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广州塔及南广场、新光快速路、科韵路等一批市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新建南洲路等40多条市政道路,新增和改造道路面积694.1万平方米,“九纵九横”路网系统更加完善。 生态建设方面,海珠湖建成开放,成为广州的新亮点。新建、改造广州会展公园、上涌果树公园等12个公园和30多个绿化小游园,建成111.7公里绿道和8个绿道驿站。新增公园绿地面积518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平方米。完成38项雨污分流改造和188项水浸街治理项目。完成127项治水工程,整治河涌40.5公里、清淤224万立方米。河涌水质明显改善,其中黄埔涌、石榴岗河等24条河涌已达到景观水质,海珠区荣获市治水先进单位金奖,“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的目标初步实现。 乐天智谷 国际智能科技创新谷 乐天智谷是广州市攻城拔寨重点项目、2019年广州市提质增效试点园区、广州市中小企业服务站。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科韵南路与新滘东路交界处,区域所在是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琶洲高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重要的支点。 园区以人工智能、5G技术、数字经济、物联网为主导产业,为入园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创新孵化服务和资源协同对接服务,并促进相关产业的资源共享、共融、互生。 “粤港澳青创湾”创新创业基地(以下简称:青创湾基地)于2018年9月开始在海珠区委统战部、区科工商信局的指导下筹建,由澳门青年领袖周王安先生发起,整合广州、深圳及港澳台地区30多个社团与港澳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建立战略合作及密切协作关系,汇聚了包含宏观经济政策、科技创新服务、智能科技产业、新商业社群运营的各领域的核心优势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