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美援朝的起因,与苏联有着丝丝微妙的关系,事情还得从头讲起。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苏联迫使当时的国民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与苏联谈判,希望能够拿回丧失的中国主权。经过艰难的博弈角逐,我国收回了大部分主权。对此,苏联极为不悦。
随后,苏联致电北朝鲜,表示愿意援助他们攻打南韩,实现统一。
1950年,北朝鲜不宣而战,进攻南韩,美国立即做出反应,调集重兵帮助南韩反攻北朝鲜。北朝鲜节节败退,向中国求援,中国被迫出兵。
对此,苏联表示赞同,并开始向中国出售武器装备。
此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新疆西藏还未解放,西南还需要剿匪,国内还需要恢复生产,实在不适宜耗费巨力入朝作战。
但是这一仗,中国不得不打。
一来,如果不打,战火将会波及中国,国土必将沦丧。
二来,当时新中国正被西方国家敌对封锁,只有打出军威国威,西方才会停下挑衅的脚步,中国才有可能在世界之林立足。
志愿军入朝后不久,即在长津湖大败美军,把他们赶回三八线以南,破灭了美军想要在圣诞节前回家过节的梦想。
迫于我军的强烈攻势,美军提出停火谈判,却又在谈判之余不断进攻,这种“边打边谈”的局面持续了两年之久。两军在三八线附近胶着对峙,美军对谈判毫无诚意,在金刚川用炮火封锁我军补给线。
1952年秋,上甘岭战役爆发,我军重创美军,之后双方恢复和谈,签订停战协议。
抗美援朝历时三年,这惨烈的一战,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让美国和苏联同时看到:中国,已不再是列强们可以任意欺侮的玩物。
这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美国不敢再肆意挑衅中国,国内迎来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和平时期,国民生产得到恢复,民众得以休养生息。
而此时正与美国争霸的苏联也发现:中国比想象中更加强大,而这正是苏联迫切需要的盟友。
于是,从1953年至1957年,苏联加大了对中国的援助力度,中苏关系进入蜜月期。这段时期,中国的重工业建设得到重大发展。
1958年,苏联要求在中国境内驻军并设立军事电台,遭到中方拒绝。随后,中苏关系交恶,苏联撤走全部专家。
失去了苏联专家的帮助,中国开始自主研发两弹一星,并在十年内获得成功。
随后,祖国历经劫难,历经改革开放,一路艰难险阻发展至今,成为我们心中自强不息的美好国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