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8009|回复: 49

[民生百态] 茂名佬上贵州铜仁 "梵天净土"梵净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1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月份看到冰凌,你有过吗?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地区,海拔2572米,系武陵山脉主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567平方公里。原始洪荒是梵净山的景观特征,全境山势雄伟、层峦叠嶂,溪流纵横、飞瀑悬泻。其标志性景点有:红云金顶、月镜山、万米睡佛、蘑菇石、万卷经书、九龙池、凤凰山等。
梵净山原名“三山谷”,得名于“梵天净土”。这里的佛教开创于唐,鼎兴在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名山。此外,梵净山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有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物种。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位于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山体庞大雄浑,摩云接天,早在明初就被尊为名岳之宗,是有名的佛教圣地。此外,梵净山还拥有成片的红叶观赏区,每到秋天,层林尽染,红叶与山上的庙宇交相辉映。在这里可以坐着缆车俯瞰连绵不断的红叶,也可以漫步于山间,感受两旁和头顶的红叶似火。
红云金顶是佛山之核心。绝峰上两殿鼎峙,两佛临銮,无边法界,极乐天宫的营造,是南宋白莲社在“人间净土”建设上的点睛之笔,是名山佛教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是红云之上盛开的一朵奇葩。
从景区门口坐观光车到索道,然后坐索道上去后向前走到顶就是有名的“蘑菇石”。它如名字一样,上大下小,形似蘑菇,高约十米,在山上矗立了10亿年之久。山顶的左边是红金云顶,右边是旧金顶,十分壮观。
地址
铜仁市江口县太平乡黑湾河梵净山景区

梵净山是横亘于贵州、重庆、湖南、湖北四省(市)的武陵山脉的主峰,也是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斜坡上的第一高峰,同时也是乌江与沅江的分水岭,有“武陵正源,名山之宗”之誉。梵净山汉代称 “三山谷”,唐代改称“辰山”,宋代称“思邛山“,明初梵净山已是佛教名山,成为僧众向往的“梵天净土”,故称“梵净山”,成为弥勒菩萨道场,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并列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
梵净山景区有两个入口,一个在江口县黑湾河,就是我到的景区大门;另一个在印江县,梵净山规模最大的佛寺护国寺就在那里,在历史上印江方向是梵净山进山主道。不过,现在梵净山主出入口已是交通方便的江口,绝大部分游客是从江口上下山。
1-2

1.jpg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天天下着小雨,从停车场卖雨衣的小商贩口中得知:山顶下雪结冰。既然来了总要上山,每人还是得掏230元,先是乘半小时电瓶车到索道下站,再乘近半个小时索道到索道上站。
3-4

3.jpg


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索道全长3500米,落差达1182米,不止让你开阔视野,欣赏到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还能让你感叹科技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奇观。可惜我们乘索道才到半程,面前就已经是一片浓雾,真有腾云驾雾似佛成仙之感,但10米开外什么也看不到。
到索道上站万宝岩,雾更浓了,我们打开相机没法对焦,超郁闷相机无法用,又听说山顶结冰,已经封山。我们还是继续往前走,不到一个小时就到承恩寺,绝大多数的游客都是到达这里后不再上山了.

承恩寺,入寺游览。此寺位于梵净山接天崖与红云金顶间的斜坡上,始建于明代,又名古茶殿,分为上、下两个殿宇,上殿俗名上茶殿,下殿称下茶殿,规模宏大。明代此寺被敕封为皇庵“敕赐圣旨承恩寺”,又称“金顶正殿”,寺内供奉皇帝牌位,赐有“镇山之印”,不过现在的承恩寺是近年重建的。
5-7

5.jpg


6.jpg
7.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沿着木质栈道辗转上行,来到接天崖,著名的蘑菇石就在那里,上下两石相叠错,危而不落,吸引不少游客驻足流连。
 蘑菇石附近还有不少鬼斧神工、惟妙惟肖、妙趣天成的石林峰群和险峻壮美的断崖绝壁、深邃沟谷,令人驻足。梵净山是中国黄河以南最早从海洋中抬升为陆地的古老地区, 10至14亿年前形成了如此奇特地貌景观。
8-9

8.jpg


9.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并不甘心,还是想着往上再走,但是从这以后的路,风就特别的大,而且草和树都已经挂上冰凌. 很难想像当时是在10月初。
10-13

10.jpg


1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12.jpg
1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走几步雨衣被风撕得粉碎,更不用说帽子、雨具了,真有点寸步难行了,而且前面确实已经封路。

这就是去“红云金顶”的路口
14


1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在此再三徘徊,最后还是乘保安去躲风雨时,再冒险前往。


  
越往上风越大,冰凌也越明显,我们不仅只身穿秋季的衣服, 更要命的是没带手套,但是扶手的铁链已经结冰了, 真是凉透了心

(我当时只身穿单长裤丶长袖衬衣丶毛背心丶风衣各一件, 外罩一次性塑料雨衣)
15-16

15.jpg


16.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越来越陡,我们冒着风雨迷雾小心翼翼的攀登,也不知道走多久,走着走着听到有人声,我想可能有山神庙的尼姑和尚不成,心里安了许多,加快了脚步,来到这样一个小洞处。声音就是从这里传出的,我们壮着胆进去。

  这就是观音洞,原来今天是观音的生日!这5女1男是山下村民,特意上来烧香敬拜的。看到我一个人到来,他们非常意外,同时鼓励我也拜拜。虽然我不信神,但有此巧遇,也不能免俗。我诚心地拜了三拜。
   如此恶劣的天气环境,再看看虔诚的信女善男们,这一刻我很敬佩神的力量,感觉前面再难的路我也不怕了。
  观音洞是绝壁上的一处石穴,依山悬空建成石屋,石屋下面是万丈深谷,供奉观音菩萨。观音洞又叫做“打儿洞”,传说长期未生育子女的善男信女向金顶磕三个响头,再带一小石头丢入金顶半腰这个洞中,必得佛赐子女并健康成长。观音洞外面凭空伸出一块石头—报恩石,上刻有“无德不报”四个大字。
17

17.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观音洞往上为“金刀峡”,山峰上半部一分为二,似佛手二指禅,两边相距很窄,可称“一线天。峭壁上有一天然泉眼,名为“定心水”。

我们没有多做停留,还是继续登顶,他们再三吩咐我要小心,并且交待要从另一条路下去。谢谢你们了——善男信女们!

    流云缥烟、雾霓蒸腾,上去的路越来越危险,路面结冰了,只有靠冻僵的双手紧紧抓住铁链。而铁链又结冰,只有找石头来敲冰了。就是这样一路敲敲行行,最终登上了红云金顶。(海拔2336米)

登至峰顶,两峰间架一石拱天桥,立于上,脚下风推雾走,如在九霄云外。这组建筑地处梵净山绝顶,下临一千多米的深谷,天晴举目四眺,百里风云尽收眼底,甚为壮观。常言也道:无限风光在险峰,而今放眼环视可惜的是几米开外都不见险了,只见朦朦胧胧的近景。


此桥名为“天仙桥”,明代所建,桥面宽1.86米,长5.41米,拱跨5米,据说是从50公里以外运来的块块巨石砌成。
18-19

18.jpg


19.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云金顶,直径不过30米,而高却近 100米,宛如一尊巨形石笋。更绝妙的是,山峰自半腰之上一分为二,似金刀劈破,如二指并举,像巨龙啸天。两个指峰上又分别建有铁瓦石殿,用来供奉释加和弥勒。释迦殿、弥勒殿在金顶上,始建于明朝,左为释迦殿,右为弥勒殿,中为金刀峡,天桥横跨峡上以沟通两殿。庙后各有一巨石,一名晒经台,一名说法台。

山顶的雾飘得很快,高高的天空有时好像要出太阳一样,但是一直被浓浓的雾所遮盖。风实在太大,又无处可躲,(释迦殿和弥勒殿早已大门紧闭,人去殿空了),不然真想再等几个小时看看,是不是有机会拔雾见日。
  我在山顶足足呆了半个小时,但还是无可奈何的下山了。原先我还担心“上山容易下山难”,但是实际情况相反,下山的路好多了,不那么陡,不那么窄了,下山的路虽然比上山好走,但路面和铁链还是结冰,需要十二分的小心,很多时候还要倒退着走。

最遗憾的还是我曾经在梵净山图片中看到的令人注目的孤峰突兀的红云金顶,没见到



最终安全回到承恩寺,我们很有成就感,还想去登老金顶、凤凰顶的冲动。当时风实在太大,雾也实在太浓,上去了什么也看不到,意义不大,还是就此下山吧。
20

2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到缆车下站又转景区交通车下山
21-26

21.jpg


22.jpg
2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24.jpg
25.jpg
26.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梵净山自古就是知名的弥勒菩萨道场,与五台山的“文殊道场”、峨眉山的“普贤道场”、九华山的“地 藏道场”、普陀山的“观音道场”四大名山共昭日月,齐名天下。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深为梵净山的神佛所感召,为她立碑敕封为“古佛道场”、“名岳之宗”。所以说,梵净山是佛界自古公认的天下第一弥勒道场,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下山时在龙泉寺停留   
27-39

27.jpg


28.jpg
29.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30.jpg
31.jpg
3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