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帮扶梅州、清远: 因地制宜主打特色产业
新时期广州市承担对口帮扶梅州市、清远市共477个相对贫困村的帮扶任务。
在对口帮扶中,广州结合梅州、清远实际,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发展高效养殖业、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入股产业园等。
广州市黄埔区帮扶阳山县的35条贫困村分别采用“农光互补”“鱼光互补”“林光互补”等模式,共建光伏扶贫电站14个,总投资2.3亿元,预计年收益3000万元以上。14个光伏电站目前均已建成并网发电。截至8月31日,14个电站共发电510万度。
广州市委统战部对口帮扶梅县区水美村,采用市场化机制扶贫,成立梅州市水美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水美五谷虫子鸡等商标,引进养殖公司与村合作社签订合同,由公司收购,销往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珠三角市场。目前,每天销量约1000只,预计每年利润可达600万元。
花都区秀全街道对口帮扶丰顺县留隍镇茶背村依托村内原有的线材加工厂,成立“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
家门口就业,指导贫困户工人掌握自动焊锡机的操作技术、剥线机操作技术等技能,帮助贫困户快速适应相关岗位需求。目前,已有15人上岗工作。
截至今年8月,广州市已启动697个产业帮扶项目。其中种植项目144个,养殖项目299个,乡村旅游项目38个,农产品加工项目17个。目前已启动的项目每年能产生收益13502.1万元,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30272人预计人均增收约4000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