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大美茂南 于 2021-11-29 00:37 编辑
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创1978年以来历史最低,并且首次跌破1%,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仅有1.45‰。2020年相比2019年,全国人口净增204万人,相比前一年的增长量减少了263万。
目前社会晚婚晚育现象越发严重,结婚人数的下降也成为出生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之一。在城镇乡村,适龄青年的生育意愿普遍比大城市青年的生育意愿高。越是在经济条件发达的城市,不愿意生育的人就越多,这说明出生率的降低与现代社会的压力大脱离不了关系。
1.经济压力过大
现代人的经济压力主要来自于居高不下的房价,而且物价上涨工资却不见涨。所以大家普遍认为以目前的工资水平应对自己的生活开销都捉襟见肘,很难确保有额外的钱来抚养孩子。如果不能给予孩子应有的生活条件,还不如不生育。
当今社会养一个孩子确实需要很大的开销,从孩子出生到上学再到结婚生子,处处都需要钱。除了养孩子的日常花销,教育方面的投资才是最主要的开销。虽然双减政策的下达,可以减缓家长们的教育压力,但是依旧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并且还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这些零零碎碎的开销加一起,也足够压垮一个工薪家庭。
2.精神压力大
快节奏的工作模式,忙碌的工作已经占据了打工人每天大部分的时间。人的精力本身就是有限的,这样就很难有时间来平衡家庭生活和照顾孩子。而且由于工作压力大,精神总是处于紧绷状态,长此以往也会让身体出现问题。在不能确保下一代的成长环境与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于是大家都选择了不生育。
3.生育观念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逐渐发生改变。老一辈人的“养儿防老”“传宗接代”这种老旧思想已然已经不被年轻人认可了。而且随着人们的学历提高,人们认为生育并非是任务,女人也并非是生孩子的机器,女人在生育方面也拥有了更多自主选择权。
而当今社会,大家认为靠别人不如靠自己。于是大家拼命工作,为自己赚取好的生活。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在合适的条件下才会考虑生孩子。
而“三胎”政策的推行可以改变当前局势吗?其实并不能。就好比当初的二胎政策,只是短时间内起到了提升出生率的效果,长久看来并没有作用太长时间。要想提高当代年轻人的生育意愿,最根本的还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来减轻年轻人的压力,比如房价补贴。
结语:现代人对于生育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所以想要扭转当前局面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完成的。如果外在压力与生活条件不发生改变的话,人们很难做出生育的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