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发展的机遇伴随着时代发展滚滚而来,我们党和国家紧紧抓住每一次发展的契机,一次次实现国家科技军事农业等诸多领域的高速发展,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从“嫦娥”奔月,到“蛟龙”入海;从“墨 子”升空,到“天眼”探天,中国的大科学梦根植于几代人的梦想得以成真。通过十年的努力,C919 的首飞,实现了我国大飞机“零的突破”,为中国雄鹰插上了“翅膀”。袁隆平院士的“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进行现场测产验收平均亩产高达1004.83公斤,让14亿中国人“禾下乘凉梦”化为现实等等,如此耀眼的成绩背后离不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对人才队伍的建设。 党的十九大《决议》中明确指出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的重要性! 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在此背景下,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同志,为我们年轻人总结出以下奋斗经验。 抓好人才队伍建设,靠培养培养选拔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而我们优秀年轻干部就是我们队伍的“活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从六届六中提出的“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才有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大批国家急需训练有素的干部。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针对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形势,有针对性提出“四化”方针,推动实现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与合作。如今,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提出一系列选人用人留人的优秀方案。其中最值得称道的亮点之一,就是制作一套切实可行的选人用人标准,营造风清气正的新时代好干部氛围,尤其高度重视高素质专业化干部的政治品德建设和专业化建设。为此,党和国家将之视为系统化的工程,统筹抓好育选管用等各方面工作,消除干部干事创业的种种后顾之忧,让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干部,得以施展拳脚,充分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此利国利民之事,即是战略之举,又是现实之需。所以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年轻干部队伍,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政治历练。以优化成长路径为奠基,让优秀年轻基层干部历练,让他们长见识,拓宽视野,磨砺心志。在保质的基础上,通过拓宽渠道,“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此同时,不忘严格管理监督,提高年轻干部的防腐拒变能力,使整个干部队伍都有干劲、有奔头、有希望。 抓好人才队伍建设,靠吸引各方面先进分子投身到共产主义事业中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紧抓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接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再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我们锻造了一大批坚强有力,听党号令、信念坚定、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让党的意志为意志得以为续,党的红色血脉得以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得以弘扬。这无不彰显了落实《决定》要求的正确性,让优秀青年能够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保持队伍的纯洁性,踢除出了政治不合格,捞好处的腐败分子。同时,我们党也不忘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党员干部时刻警醒自己,牢记使命,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抓好人才队伍建设,靠源源不断培养造就爱国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前有“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后有“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我们党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一系列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基础性的重大举措。如:合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把《决议》提出的要求领会好、落实好。一是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重在聚才,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二是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在重在抓住机遇,敢于创新;三是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重在放权监管并举,破除“官本位”,走出空谈理论的误区;四是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重在展开合作,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为年轻人打开门路;五是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重在引进优质人才,破除体制制度藩篱;六是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重在做好引领作用,服从党的安排。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绘制发展蓝图,需要人才的支撑,需要制度点亮明厅,创新更为时代增添华彩。总而言之,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田展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