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图) 谭剑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要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为此,电白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的奋斗姿态,吹响了美丽乡村建设“集结号”,一个个美丽村庄不断涌现,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乡村建设丰收画卷正在电白大地徐徐铺开。
“五个聚力”出重拳,打好打赢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硬仗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也是全力打造新发展阶段乡村振兴“茂名样板”的工作要求,更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去年9月份,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电白区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刀刃向内的勇气和猛药去疴的决心,向全区发出了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巩固提升村村过关“百日攻坚战”的号令,以“五个聚力”打响了革除农村人居环境顽瘴痼疾的硬仗。一是聚力高位推进多方联动。成立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区委常委会会议、区委书记专题会、区政府常务会议每周听取研究“百日攻坚战”情况,粤政易工作群每天通报进展情况,协调联动全区各级各单位,层层压实责任,落细落实任务,形成全区上下一体协调推进的良好格局。二是聚力瞄准靶心精准攻坚。出台《电白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巩固提升村村过关“百日攻坚战”行动方案》《关于全区开展区管干部回乡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压实责任保持步调一致坚决夺取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巩固提升村村过关“百日攻坚战”胜利的通知》等系列文件,为精准发力、长效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夯实制度保障。三是聚力党建引领干群奋战。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三级书记巡村、区领导挂钩包联、镇村干部挂图作战、五级网格化管理、区管机关干部回乡、各级驻镇帮扶单位和机关干部职工捐款助力等机制和举措,1.2万多名党员干部走上前线参与攻坚,召开6373次“夜间会”“板凳会”同襄共举,发动捐资2691万元,筹措资金2.1亿元,有效助推攻坚任务落地见效。如林头镇组织全镇44个机关单位部门及中小学每周定期到结对村开展包联整治活动,电海街道在社会治理五级网格化管理中大胆探索切实发挥好五级网格员宣传发动带领群众作用,有效助力辖区村村过关目标任务提前实现。四是聚力全民参与全域覆盖。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通过组织“村庄清洁日”“千企兴千村”“小手拉大手”“走、听、看、比、想”等活动,带动群众40多万人次合力共治,使“你我齐参与、共建美家园”成为电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最强音,凝聚起上下同心攻坚的磅礴力量。如沙琅镇全面发动社会乡贤、村民群众踊跃捐款志愿投劳,设立“红黑榜”、敲响整治锣等方法带动村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形成人人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人人共建美好幸福家园的良好局面。五是聚力严督细查高标验收。严格实施专项督查、挂牌督办、定期通报、约谈问责等工作机制,抽样督查3529条自然村,发出整改通知9份,发出问题通报3期,约谈相关责任人15人,免去不担当慢作为镇委书记职务2人、村支部书记职务1人。按照“整治一条、巩固一条、验收一条”的原则以及“五个一票否决”的规定,高标准、严要求逐村验收,并对提前完成“村村过关”攻坚任务的沙琅镇、电海街道、水东街道、高地街道、林头镇等5个镇街给予通报表扬和奖励。
截至2022年1月28日,经过一百多天的奋力攻坚,全区3721条自然村面貌焕然一新,比原计划提前1个月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提升标准,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兑现了向市委市政府以及全区人民的庄严承诺,彻底扭转了农村“脏乱差”的局面,实现了村庄“穿新衣换新颜”的可喜变化。
“五个聚焦”再出发,全力推动美丽宜居村建设村村过关
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省、市紧锣密鼓安排部署,拉开了新一轮建设家园美、田园美、生态美、生活美的美丽宜居乡村的大幕。刚刚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省委书记李希到茂名调研时提出,要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魅力城市,强化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市委书记袁古洁在市委常委会传达学习李希书记讲话精神时要求,全市上下攻坚克难,大力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全力建设美丽茂名。
态度决定高度。电白区第一时间学习贯彻上述部署要求,迅速出台一系列文件和具体措施,召开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巩固提升村村过关“百日攻坚战”总结暨美丽宜居村建设村村过关动员会,推动全区上下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建设美丽宜居村”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牢人民至上理念,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在“百日攻坚战”中展现的电白担当、电白智慧和电白力量,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美丽宜居村建设“村村过关”行动,以区镇村同建同美推动电白成为众人共享、周边向往的宜居宜业宜游魅力城市。
目标决定策略。电白区坚持“以点带面、梯次创建、连线成片、示范带动、全域推进”的总思路,通过“五个聚焦”滚动建设一批又一批美丽宜居村,力争2022年,全区60%以上村(社区)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2023年,全区70%以上村(社区)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2024年,全区80%以上村(社区)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2025年,全区90%以上村(社区)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2026年,全区100%村(社区)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一是聚焦科学规划先行,绘就电白乡村“新蓝图”。践行生态优先理念,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挖潜布局新兴农业,契合乡村人居特色,展现地域文化特质,优化镇村结构体系,推动城乡区域共享,让乡村环境“中看更中用”。二是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塑造电白乡村“新风貌”。坚持统筹谋划、同步实施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内道路硬化建设,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的短板弱项;坚持因村制宜、因户施策,抓好“四小园”建设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并突出风貌特色,注重保护古树名木、文物古迹,让村民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三是聚焦乡村文明建设,焕发电白乡村“新魅力”。常态化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不断推出反映乡村振兴实践的正能量优秀作品;发挥区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农民提供个性化、订单化文化服务,让电白乡村不但在颜值上“塑形”,更在内在气质上“铸魂”。四是聚焦生态产业互促,激发电白乡村“新活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环境整治和生态经济相互促进,以环境改善带动乡村旅游及配套产业发展,积极打造县域乡村旅游精品村,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依靠农业现代产业园,带动农民就近就业、地方农产品销售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形成电白农村“好生态”变农民“鼓钱袋”的良性循环。五是聚焦长效机制建设,打造电白乡村“新样板”。印发《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工作方案》,建立12项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巩固干净整洁村村过关成果,为全域推进打造美丽宜居村奠定基础。探索建立网格分区管护、评比奖优惩劣、农户义务投工投劳、积分兑换等有效保洁机制,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洁常态化、管理长效化、工作制度化,全力打造可复制推广的“电白经验”茂名样板。
“五个致力”强担当,凝聚建设美丽宜居村的磅礴力量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电白区坚持以“五个致力”强化责任担当,最大限度凝聚起建设美丽宜居村的合力,努力把村村过关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一是致力“分级履责”抓推进。坚持党建引领,依托五级网格党支部推动美丽宜居村建设。发挥区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牵头抓总作用,推动各挂钩帮扶领导定期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并切实解决问题;区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镇街切实履行一级施工队责任,村发挥一线战斗堡垒作用,合力狠抓攻坚任务落实。二是致力“多元投入”强保障。强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引导撬动作用,整合涉农资金,争取专项债券、金融信贷和社会力量支持,动员社会、乡贤、村民筹资筹劳,为美丽宜居村建设提供强大的财力保障。三是致力“走心宣传”聚民心。多方式、全方位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村干部和驻村工作人员以入户走访、“夜间会”“板凳会”的形式深入宣传,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和认知度、参与度;各类媒体以“小人物讲大故事”的形式,透过干部群众的第一视角,讲好建设美丽宜居村的“电白故事”。四是致力“比学赶超”促争先。开展“走、听、看、想、比”活动、各镇街各村巡回现场观摩活动和镇、村美丽宜居村建设擂台赛,在各类媒体开设美丽宜居村建设“红黑榜”专栏,营造相互学习借鉴、竞相比拼提升的浓厚氛围。五是致力“从严问责”促落实。开展常态化督查指导,完善整改督查和联动整改机制,推动有关单位抓好问题整改;强化问责力度,对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工作滞后的适时提醒,对屡教不改、屡教屡犯的严肃追责问责。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电白区已吹响新一轮美丽宜居村建设的战斗号角,聚全区之力将这场硬仗打出电白水平、打出电白精彩,电白乡村必将美得更有品质、更加令人向往,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山海好心之城的一道道亮丽风景。(2022年03月18日)
(作者系中共茂名市电白区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