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占地面积8.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3万平方米,编制床位2600张。配置双源螺旋CT、3.0T磁共振、四维彩色超声、数字化X光摄影系统、高能直线加速器、全身X-刀等先进设备500多台(套),医疗设备总价值5.1亿元。
医院在职职工2582人,其中卫技人员2302人,高职称技术人员469人,担任省一级学会副会长单位6个、省一级学会分会主委、副主任委员15个。开设门急诊部4个,一级学科26个,二级学科45个,临床科室52个,病区45个,医技辅助科室29个。近年来,医院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资格认定、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认证,获评为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心脏重大疾病诊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高州分中心、广东省创伤救治科研中心高州临床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产学研基地、广东医科大学高州临床学院和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吸引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研所、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博士倒流而来。近5年,医院入职博士20人、进站开展博士后研究13人、入职硕士128人。2017年以来,医院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医院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共发表SCI论文57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27.398。
医院获评5个省级专科(心外科、胸外科、骨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2个高校重点学科(肿瘤科、肝胆外科)。据广东省卫健委公布的数据,医院2020年DRG能力指数在全省131家三级综合医院排名第18名,18个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位居全省131家三级医院的第14名。医院能开展237种常见病/疑难病和223种关键技术手术的97%项目,2018年12月28日经广东省卫健委批准为百草枯中毒导致双肺纤维化的两位村民同时施行双肺移植成功。
2019年,医院服务出院病人12.21万人 次,同比上年增长3.9 %;门诊量134.01万人次,增长5.0 %;手术量41294例,增长11.5% ;复杂危重的CD型病例占出院量68.7%;技术难度大、风险高的复杂III、Ⅳ级手术占手术量52.7%;全院平均住院日8.35 天,同比下降0.38 天。高州以外的病人占40%以上,来自全国23个省(自治区)、港澳台地区和美国、印尼、坦桑尼亚等国家。广东省卫生计生委统计,高州县域内住院率连年保持在95%左右的高水平,已经提前实现了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严峻考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茂名及高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医院始终把公益性贯穿医院制度建设全过程,理念从“医疗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公益性转型,发展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升级,高质量推进党建“四有工程”,擦亮“党心聚力工程”品牌,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正常诊疗服务,党建和医疗两手抓两手硬,在艰难环境中保持稳定发展。2020年,医院服务出院病人11.09万人次,同比上年下降9.1%,41.8%的病人来自高州市外;门诊量129.81万人次,同比下降3.1%;手术量41202例,同比下降0.2%;复杂危重的CD型病例占出院量77.0%;技术难度大、风险高的复杂III、Ⅳ级手术占手术量52.1%;全院平均住院日8.28天, 医院业务结构得到优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2021年医院把人民群众在健康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平衡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压力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优质诊疗服务的需求,化危为机,关键业务指标实现“抗压稳增长”。全年门诊量148.08万人次,同比上升14.1%。年服务出院病人11.01万人次,手术量4.1万例,复杂危重的CD型病例占出院量76.9%;技术难度大、风险高的复杂III、Ⅳ级手术占手术量54.7%,42.0%住院病人来自高州市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