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农村能有啥收入?以前这里村民只能守着“一亩三分地”种植传统农业,收入微薄。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村民们从盘活土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依托在家门口劳务等方式获得更多收入,从而走上一条致富大道。
夏日的酷阳洒向群山环绕的罗坑大地,走进和睦村野菜基地,只见一座座大棚里的野菜长势喜人,翘着叶子等着被采摘。一大早,村民们便有说有笑地来到基地,一进大棚便忙碌起来……“现在的人这么喜欢吃野菜,得赶快忙完今天采摘,等下就把这批货发出去。”种植户曹姨一边和记者搭讪,一边不忘手里的活。
这片土地上,野菜产业让乡村找到了振兴的“感觉”,也让村民慢慢找到了田野的“老感觉”。“接下来要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人参与,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提起野菜前景,和睦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金兴对基地发展规划和带领村民致富是信心满满的。
目前,村委种植野菜有110多亩,每天约可采收几百斤,鼓起农民“钱袋子”,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金疙瘩”,让大家日子更有奔头。村委会在推进农业产业促农增收过程中,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瞄准市场需求,大力发展野菜种植,通过“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群众种植特色农业,加快“产村”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时下,罗坑镇现代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已经形成了大车田番薯、里平竹笋、黄沙杨梅、和睦野菜四大特色农产品产业。近年来,镇政府坚持党建引领,突出党组织政治功能,牢牢抓住解决“三农”问题的牛鼻子,通过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帮助农户申请惠农贷款解决资金难题,发放土地流转奖补资金、鼓励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生产等硬核措施,围绕“土”字做文章,让越“土”越有生命力。
“现在合作社来村里大片种植野菜,我们都愿意在家里务工,还能照顾老人、娃娃。”在场采摘的村民高兴地说,现在他们夫妻的工资加起来一个月有几千块,比在外面打工舒服多了,很满足啦!
图文 / 电白区新闻中心全媒体记者 李峰 杨腾飞
--------------------------------
今日电白编辑部
编辑:晨希
版式:何伟
终审:赖广昭
总监:陈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