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垃圾填埋场——工业园
整合——散乱的铁行——有序的产业链
创新——粗放的加工——建筑类创新产品
眼前望不到边的一片平整的土地,谁能想到,在2022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废弃的煤矿矿坑,从高空看下去,满目疮痍,就像一个巨大的脚印。
这个煤矿矿坑就是雄鹰岩场,位于茂南区羊角镇爱群村委会,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为解决全国原油紧缺、响应电煤大会战,继露天矿油页岩开采后开发的又一露天矿产资源,曾为茂名市矿业发展提供短暂支撑。从60年代开始,先后经历了数波私挖乱采。
2013年矿区关闭后,遗留下多个深度在70到80米不等的矿坑,杂草丛生,最高峰时有50多家散乱污企业在此无序经营,导致人居环境日益恶劣,变成了经济快速发展下被遗忘的、藏污纳垢的死角。矿坑还出现西面边坡崩塌、东面边坡滑坡等地质灾害,进一步造成居民房屋道路开裂等问题,严重危及周边村民生命财产安全,被列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登记在册的中型地质灾害隐患点。
延展——建筑之乡——建筑工业化链条
助力——乡村建设——精准落地
融合——单一模式——产研/产城/村企融合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茂南区探索工矿废弃地环境改造新模式,对这个历史遗留矿山、在册中型地质灾害隐患点--雄鹰岩场进行系统治理,把产业发展、环境治理、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把雄鹰岩场土地整治和综合利用项目纳入茂名市荔枝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茂南园区配套设施建设(一期)项目,于2022年6月13日取得立项批复。项目总面积459亩,包含四个建设内容(地质灾害治理、土地盘活、再生资源利用、垦造水田)。目前已征土地379亩(含100亩未回填深坑部分)、余80亩;已拆除全部构建筑物55户155处65629平方;已回填平整土地279亩,余矿坑180亩。
根据市委、市政府“两轴——两个圈层”发展布局,城北片区作为推进市县一体化发展“第二圈层”的重要区域,要坚持规划引领,消化茂名大道快速化改造的产业迁移。雄鹰岩场要高标准推进专业市场规划建设,加力提速城北片区开发建设。
目标
打造集地质灾害治理、生态修复及资源循环再利用于一体的生态修复范例。
2
布局
一带两心四片区。
3
定位
深度挖掘建材产业链,从强调深加工到创新、制造、设计,打造“茂名雄鹰建材深加工产业园”。
4
策略
一站式策略,解决乡建的一站式服务,延续“建筑之乡”美誉,迈向建材产业新高度。
5
开发
分期开发利用,首期规划建设279亩,包括建筑垃圾消纳场、搅拌站80亩,钢材专业市场190亩,道路9亩;二期建设180亩,通过建筑废料回填矿坑后复垦。
6
效益
生态效益:践行“两山”理念,通过水系改造,连通小东江,打造微湿地生态景观。
社会效益:进一步提升场地土地资源价值和改善周边人居环境,提升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公信力,以乡村振兴“一四五”
工作法,贯通乡村“五大振兴”。
经济效益:投入约7亿元,土地盘活及指标总收益预计3亿元,产业发展年产值约15亿元。
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彻底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专业市场规范化,推动经济、生态高质量发展,助力城北片区成型成势,争取打造“茂名工矿废弃地环境改造范例”及“广东省城区大型矿山生态治理示范工程”,成为绿美茂南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