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12
话说茂名 发新帖
楼主: 老残牛

[民生百态] 茂名佬游苏州锦溪莲池禅院、陈妃水冢及丁宅 游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2-14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据介绍:宋孝宗赵昚即位后,立志光复中原,收复河山,遂恢复名将岳飞谥号“武穆”,追封岳飞为鄂国公,剥夺秦桧的官爵,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南宋皇帝。相传一日,宋孝宗在西湖边偶遇正在舞剑的陈姓女子,便带回宫中,封为陈妃。陈妃入宫后放弃安逸的宫中生活,跟随宋孝宗一起奔赴抗敌前线,驰骋沙场,俊逸的桃红马、洒脱的戎装、锋利的长剑,陈妃伴着宋孝宗策马于抗金军队之中。危急关头陈妃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金冠一箭,保住了宋孝宗生命,而这位巾帼英雄因此留下重疾。日渐憔悴,原本想回临安养病,但她走到锦溪的五保湖时便香消玉殒,于是宋孝宗为纪念陈妃而修建水冢和庙宇。现在陈妃水冢四周
4

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2-14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陈妃是何许人也,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清雍正《陈墓镇志》说陈妃是宋高宗赵构之妃,而清乾隆《陈墓镇志》则认为陈妃是宋孝宗赵?之妃。
据“雍正志”记载,陈妃死后,棺木并未直接下葬,而是在20年之后才下葬的。而“乾隆志”对这一说法并未认同。但一般都认为陈妃是孝宗之妃,因为说赵构来过锦溪, 民间普遍认同的是后面的版本。事实是从各种文献资源中,似乎也找不到宋高宗曾经到过锦溪的记载。似乎缺少历史依据。

对于陈妃的死因,也有不同的版本。
古镇志上的说法为,陈妃是因路途劳累“病殁”锦溪的。民间则流传着许多说法。有的说陈妃是随孝宗(当时还是太子)来镇抗金,在一次战斗中中箭身亡的;有的说陈妃是随孝宗南渡时,在途中被金兵俘虏后押至锦溪,她为保名节投五保湖自尽的;有的说,陈妃是在锦溪吃了螃蟹,受寒而亡的。在种种说法中,锦溪人最后选择了第一种说法,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在感情上容易接受。但有一点大家是具有共识的:“莲池禅院”是因陈妃而建造的。具体地说,就是陈妃死后,宋孝宗下旨在五保湖畔建了禅院,设寺僧诵经,为之超度。相传现在禅院内能看到的一棵龙柏和一棵古松,均是孝宗亲手种下的。人们在兴建禅院的同时,还在其东侧修筑了莲池,种上了白莲,以寄托对陈妃的哀思。

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当年的真实情况已经难以考证,不过陈妃的传说却给游客增添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5

5.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2-14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由于陈妃水冢建于湖中,必须要剩船才可以上去瞻仰。为了观其貌,我们来到十孔桥北岸东面的湖边,隔湖观看一下陈妃水冢,并用单反相机近距离记录了水冢状况。陈妃水冢所在的独圩墩面积不大,北面修筑驳岸,驳岸上加设石质护栏,设双马鞍河埠,方便游客上岸。陈妃水冢由牌坊、甬道、雕像、冢墓和凉亭等组成。牌坊为汉白玉石质,四柱三门冲天式,坊柱下为方形,中间两柱设前后夹石,两边石柱设前、后、外侧三夹石。石柱顶端为圆形,镌刻仙鹤图案。牌坊朝北面坊板上镌刻由沈立新题写的“冢魂”坊额,中间石柱上镌刻楹联:“芳魂守节陈妃水冢悲歌一曲擎天地,皓月当空禅院莲池碧浪千重映古今。”两边石柱上镌刻楹联:“水冢悠悠万顷碧波涵香骨 ,梵宫寂寂千秋冷月伴芳魂。”牌坊进去便是甬道,两边立二只石兽,好像是“四不象”。在甬道临近冢墓的地方,两边立二根石柱,柱端雕刻狮子。石柱两边砌矮墙,加盖顶脊。石柱中间是一尊汉白玉厂雕刻的陈妃立像,像前设石供案和石质香炉。再往里就是陈的冢墓,冢墓为圆形,四周是用青砖清水踏扁砌筑的罗城,上面封土。墓前立一墓碑,碑上镌刻“陈妃墓”。冢墓四周遍植盘槐和松柏,水冢周边长满芦苇和水草。水冢的左右各有一亭,亭子为四角攒尖顶,供游客浊歇。就是这座陈妃水冢,引来了许多文人墨客为此吟诗作画,除了江南才子文徴明的七绝《陈妃水冢》外,还有高启的:“遥闻帝子葬陈妃,未许青山觅翠微。江底有龙成穴地,水中无辇到泉扉。”沈周的:“君恩付流水,无复吊仙妃,有客捞明月,香魂应借辞”。都是对“陈妃水冢”和这段帝王爱情的千古绝唱。
6

6.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2-15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丁宅

丁宅始建于清顺治年间,是江南典型的十一进深宅大院。光绪年间,丁氏子孙又重修前七进院落,并扩建了砖雕门楼和走马楼。现存轿厅、正厅、堂楼等五进。
1-2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2-15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2-15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正厅,为第二进,面宽三间,硬山式建筑,正厅内靠后设固屏,屏上悬挂三幅画,中间为松鹤图,北边为花鸟画,南边为山水画。屏风前置一条案,案上摆放瓷瓶的山水盆景。屏风上方悬挂“恩泽闾里”匾额,两边抱柱悬板上镌刻由程振旅先生撰句、霍国强书写的楹联:“德行桑梓沐恩鞠育,孝慈闾里信义可风。”南北墙壁上各悬挂墨宝,一字一画。正厅前是一个天井。正厅是一般客人休息喝茶的地方,现以茶厅陈设,两边各置红木椅子一对,茶几一只。厅内北边放置木雕轿子一顶。
3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2-16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这这么大的建筑都是木头做的,想一想多大的工程量,建造师真是花费了多大的心血!窗户都是雕刻,镂空的,厅堂、门楼、厢房、天井,处处体现了清初民居的特色。弄顶只有一两方天窗,光线暗淡,曲径通幽,走弄如同探险,常会心跳不止。今天天气很不错,蓝蓝的天空。房子中间都有采光,休闲的地方!南方水多,潮湿,通风很重要!这也是江南建筑特点站在二楼,楼下景象尽收眼底,好像回到了古时候。建造这个房子,工程量得多大。
4

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2-16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前堂楼,为第三进,称为“怡顺堂”,堂内靠后设固屏,屏上悬挂一幅水乡画,两边各悬一幅字。屏前置一条案,案上摆放一把插屏和石景摆件。屏风上方悬挂由程振旅题写的“怡顺堂”匾额,两边柱子悬板上镌刻楹联:“忆秋水一湖长堤送别酬远志,共明月千里古寺采莲寄乡情。”堂内抱柱悬板上镌刻由程振旅撰句、菜根道人王金春书写的楹联:“蹈海留洋业创欧美,融古通今学贯中西。”
5-7

5.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2-17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6.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2-17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7.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2-17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后堂楼,为第四进,高二层。楼上为卧室,楼下以会客陈设,靠后设固屏,屏前设条案,摆放石景摆件。条案前放八仙桌,再前左右各摆放红木椅子一对和茶几。堂内左右两壁悬挂丁氏历代名人的介绍。
8-9

8.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2-18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9.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2-18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堂前,也就是正厅的北门,是一座砖雕门楼,门楼分为五层,自下而上分别是:第一层为吉祥图案,中间是镂雕戏文,两边是浮雕“暗八仙”;第二层中间是门额“聿修厥德”,两侧镂雕雕戏曲故事;第三层是松竹动物镂雕图案,两边雕刻垂柱,镂雕图案的下面设砖雕挂落,与两边垂柱相连;第四层是斗拱,斗拱之间有圆雕图案;上承第五层砖顶。
10-11

1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2-18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1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