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梳理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会发现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和主要高收入国家比,我国的工业产值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很高,但是城市化率很低,二者呈现出很大的不匹配。城市是市场发育的主要空间载体,城市发展的滞后,使得我国的市场发育还有很大的不足。反过来说,进一步推动城市化,是我国市场发育的最重要抓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城市不进一步发展,想发展市场就是一句空话。
进一步理解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对“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这个基本特征进行进一步的理解。所谓工业化,其实是一个“复制”过程,掌握了技术,有了原材料,这个复制过程可以很快。你可以想象一下复印店里的复印机。原件放进去,就开始一张张复印,速度非常快。这里面,复印机和原件是技术,油墨是原材料。工业化也类似,有了技术、资金、劳动力,这个过程可以很快。过去40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就是因为工业化是个复制过程,可以很快。
但是城市不是这样,城市不仅是钢筋、水泥、道路、桥梁,更是一套复杂的网络,一套游戏规则,甚至文化习俗、风土人情。这些东西,是不能复制的,而必须慢慢生长,需要一个时间。做个类比的话,工业是无机体,可以批量生产,而城市是有机体,只能慢慢生长。这样一来,“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的基本特征,就容易理解了。
因为城市化滞后,中国的市场发育不完善,工业化也受到制约。这种制约,集中体现在各种结构失衡上。
比如说,我国经济依赖外需,就是因为国内市场发育滞后,需求不足。内需充足了,就不会依赖外需了。
再比如,为什么我国服务业相对滞后?也是因为城市化滞后。服务业在城市里相对有优势,在农村很难发展。农村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分散、自给自足。因为地广人稀,经济流量低,农村的服务业很难发展。
从这个角度看,“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是我国经济最本源的结构特征,可以帮助理解很多其他的结构失衡问题。要解决结构失衡问题,市场就要进一步发育,抓手就在城市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