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而要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就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自身实力,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保障。
选好领头人,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村级班子,是发展集体经济的前提。首先要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政策水平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其次要重视村后备干部和党员干部队伍的培养。村干部在村民心目中具有很强的威望和号召力,在农村具有很高的威信和影响力,这就需要村里有一批能干事、群众拥护的能人。农村致富带头人在广大农村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致富能力强、政治觉悟高、工作热情高,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他们在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很大的作用。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采取有效措施,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着力发展一批“短平快”的村级经济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招商渠道。同时要善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引导和支持村集体兴办实体经济项目,发展乡村旅游业、特色种植业、规模养殖业、乡村加工业等,打造一批集农产品加工、储存、销售、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实力。要紧紧围绕农村三大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一批特色农业项目。
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土地是农民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基础。目前,农村土地流转渠道不畅,大多数农户自发进行土地流转,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农田条件,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增加收入。在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积极探索以转让、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形式推动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目前,要根据本村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地理条件和经营管理方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培育和发展,以提高农业生产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