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2549|回复: 1

[民生百态] “百千万工程”如何发力?黄岭这样“排兵布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8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时间是具有磅礴力量的书写者。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号角的吹响,如同一支巨笔,在黄岭大地上金钩银划,刻画出生机勃勃的形象。


绘蓝图、定目标、出考题、找答案,这山区镇发展,将怎样书写新的“春天的故事”。


640 (3).jpg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省委提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640 (4).jpg


聚焦这一考题,黄岭抢先抓早、提前布局,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利用山区镇的特点、村级的资源,致力把每一个高质量发展的细胞做强做精做优,一步一脚印把“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走出适合本地区高质量发展之路。


黄岭的故事,从植树绿美说起
走进南清村委会,可见绿树环绕,碧水相依,偶尔鹭鸟栖息其中,时而临水嬉戏,时而乘风飞翔,时而与游客“亲密接触”,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写照。

640.png
大氧吧,鲜呼吸!南清村入选国家森林乡村。


进入3月份,黄岭又掀起了一股植树造林的热潮,以“绿美黄岭”为抓手,也是“绿美广东、绿美茂名、绿美电白”的延伸,更是提升镇、村风貌带水平的一次热身动作。


640 (5).jpg
开展“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植树共建绿美黄岭”主题党日活动。


在各村,房前屋后的空地上,陆续种上了菇稔木、宫粉紫荆、福木、山杜英、樟树、竹节树,不仅解决了边角地、废弃地、拆违地等的整治和利用问题,每年还能为村民带来经济收益。目前,全镇森林覆盖率达56.2%,南清村还入选国家森林乡村。


640 (6).jpg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呵护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640 (7).jpg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明晰功能定位,化发展短板为潜力板,正是黄岭的基本工作思路,坚持平衡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倡导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呵护绿水青山,守护好共有的大家园,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故事的续集,答好三农“基本题”
从绿色美景到农业崛起,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处处都是忙碌的景象。

640 (8).jpg
石艮垌村40亩广金钱草长势喜人。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黄岭锚定农业产业发展这一目标,举全镇之力推进,把农业做强做大,推动县域振兴、城乡协调发展。


640 (9).jpg


春耕正酣,春播渐忙。东华村白石岗19.2亩香芋种植大棚里,一颗颗荔浦芋生长茂盛,寄托着村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640 (10).jpg


这里原先是撂荒地,村委党支部为增加村级集体收入专门设置的这个“支书示范田”,旨在探索种植产量高、价值高、经济效益高的农产品,从而引导村民一同种植,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当前,已完成112条自然村共758亩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复绿。


640 (11).jpg


作为解决撂荒田管理难题的试点项目,镇政府将计划申报省级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示范镇项目入库,与茂名乡村振兴学院、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建立项目共建关系,争取农业技术、人才培训、政策扶持等支持,通过联系农产品食品加工领域专家,探索增加试点项目的附加值,从而带动周边农民增产增收。目前,全镇耕地面积20013.14亩、果园40929亩、乔木林地34863亩,粮食总产量达8796吨。


640 (12).jpg
赤子合作社去年直接种植面积合计300亩。目前,全镇5个合作社带动群众复耕600余亩田地,创造收入120多万元。


也有村干部担心,村级资源要素短板多,高质量发展谈何容易?当然不容易,但也绝非不可能。黄岭因地制宜统筹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现代化农业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640 (13).jpg
午后时分,在白石村委会选村田埂上,村民忙着收获辣椒。


如何振兴产业促进融合,为当地经济蓄势赋能?黄岭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培育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其趋向规模化、区域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积极擦亮当地特色农产品品牌,让春天播下的种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


640 (14).jpg

640 (15).jpg
500亩牛大力种植基地里,预计亩产5000公斤、产值达到6000万元以上。


640 (1).png

640 (16).jpg

春种秋收,在最普通的日子里,藏着人间烟火和无尽的欢喜。黄岭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重点发展南蕉、油茶、鸡心黄皮、两面针、金花茶、牛大力、广金钱草、红肉菠萝、黄金百香果、圣女果、竹笋、番薯等“一村一品”特色农业,2022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5.9239亿元。


640 (17).jpg

640 (18).jpg

640 (19).jpg
万长关公山村蛋鸡养殖场,日产蛋量达2万多只。

故事的结局,幸福惠及黄岭人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黄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省委、市委、区委的工作部署,按照省、市“百千万工程”工作要求和“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的目标任务,全面实施功能提升战略,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黄岭,让村民充分分享城乡发展带来的幸福。

640 (20).jpg

640 (21).jpg
建成四好农村公路24条、共18.048公里,打造田园风格风貌提升示范带15.6公里。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黄岭建成一批美丽宜居村和特色精品村;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形成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落实、管护经费到位的镇村基础设施产权管理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在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上,将从推进规划建设、基础设施、要素配置、人居环境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发力。当前,全镇187条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村村过关全部达标。


640 (22).jpg

640 (23).jpg


如今走进黄岭,随时可见一派怡人景象:清晨,老人漫步在林荫绿道;黄昏,孩子活跃在院前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白天,村民劳作在长势喜人的美丽田园;夜晚,大家聚集在房前屋后、泡茶、聊天……一幅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的新时代“画卷”,正在黄岭徐徐展开!


文 / 电白区新闻中心全媒体记者  李峰
图 / 电白区新闻中心全媒体记者  何伟  杨腾飞
--------------------------------

今日电白编辑部
编辑:邓诗娴
版式:何伟
终审:赖广昭
总监:陈妍

发表于 2023-4-8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不给搞个体家禽养殖,不给搞非粮种植,中坚劳动力回去养不活一家人,留下的老人又干不动了。政策红利退去,乡村振兴的出路在哪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