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1585|回复: 0

莫要再搞“打卡式”调研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27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诗晓 于 2023-4-27 10:21 编辑


  调研是领导干部深入了解基层情况的重要手段,是我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手段和传家宝,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讲道:“领导干部要扑下身子搞调研,多到群众中去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多到工作突出的一线蹲点调研,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的地方去推动解决问题。”但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将调研工作流于形式,并出现了各式“打卡式”调研。
  什么是“打卡式”调研?伴随着互联网技术日趋发达,网络上出现了各种“网红打卡地”大家闲暇时会来到这些地点拍几组美丽的照片,分享一些当地美食,诚然,这种模式短时间内确实促进了地方的消费,但旅客们并没有对当地的历史文化与人文背景有过深入的了解。所以这些“网络打卡地”如昙花一现般消失在群众的视野中。现在很多地区的调研与此类现象相近,调研时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有的地方和部门为了加强对基层的工作指导,要求基层单位和工作人员到所调研的地方“拍照打卡”,然后再将照片上传至系统内,以作为基层工作的依据。这种“拍照打卡”式调研的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形式主义,是一种不负责任。这种调研方式看似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但实际效果并不好。首先,“拍照打卡”式调研没有做到真正的深入一线、现场调研,通过这种方式无法全面了解实际情况,所获取的信息往往不够真实、准确。其次,“拍照”式调研有可能造成弄虚作假。有的地方和部门在进行调研时,为提高调研的真实性、准确性,将本单位工作人员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1至2名工作人员组成,每次到一个地方开展调研活动时,各组的工作人员都要按照统一的要求,将调研情况拍成照片并上传到系统中。有的地方和部门为了达到“拍照”打卡的目的,让各小组成员穿上统一的服装、佩戴统一的标识牌。这样做不仅劳民伤财,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群众对工作人员身份和形象的认知。
  还有一些领导和上级部门到基层单位调研,只听汇报,不听问题。他们从未真正关心过基层工作的实际难处,只是按照规程完成规定动作罢了。在他们眼里,一句按照规定、按照法律办事就能“解决”所有基层问题。
开展上述此类的调研危害巨大,不仅脱离群众,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还严重打击了基层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基层负担。
  没有调研,就没有有效的行动。真正的调研并不是走马观花的“走一走”、“看一看”,而是要沉下去,到一线去。调研之前,一定要明确调研的目的是什么。我想大多数人在做调研前都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
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打卡式调研”呢?
  一是要制定好调研计划,不打无准备之仗。计划是有效开展工作的前提。如果没有计划,就会在遇到问题时不知所措,无法准确把握重点、把握节奏、掌握进度。
  二是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针对性,最好是可以带着具体问题去调研。并且领导干部在制定调研计划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能力和资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好调研目标,不要贪大求全、盲目追求高规格、高标准。目的明确了,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知道我们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什么?要解决哪些问题?在此基础上确定好调研方式方法和调研人员构成。
  三是要有科学性和系统性。不要只看形式不看内容,也不要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并且要注重总结和反思。
只有做到上述几点,才能发挥调研真正的作用,才能真正了解基层的困难和不易,真正解决人民群众的“大难题”而不只是简单的“拍个照片”“听个报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