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北界镇以“公司+村经济合作社+农户”模式 发展红黑米种植 既有效解决了撂荒地复耕复种问题 又提高了村集体经济和群众的收入 走出了耕地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共赢”之路
对此,北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叶青表示:“守住耕地,才能端牢饭碗。在推进红黑米产业发展方面,我们镇主要采取了这四个方面的措施。第一,我们镇与驻镇帮扶工作队共同编制了《北界红米黑米产业规划》,将红黑米产业作为镇的主导产业来抓,在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进行扶持,支持红黑米产业的发展;第二,镇村出资,通过村集体将较为成片的撂荒地进行复耕,引领鼓励农民对零星的撂荒地进行复耕;第三,成立农业有限公司,加快土地的流转进行撂荒地复耕;第四,建立5G智慧农田项目,科技助力推进红黑米产业发展。”
北界镇一直有着种植红黑米的传统,家家户户习惯用一两块田地种植红黑米。2022年3月,北界镇与驻镇帮扶工作队瞄准了红黑米市场价格高这一靶心,编制了《北界红米黑米产业规划》,将红黑米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鼓励村集体以及农户利用撂荒地种植红黑米,并统一向种植户免费派发种子。传统种植的优势,让首批种植红黑米的村集体以及种植户均取得了良好收成,振奋了全镇农户。
平山村种植户陈盛告诉记者:“去年我家在镇村与驻镇工作队的鼓励下,种了20亩红黑米,亩产400多公斤,镇报价回收每公斤12元,比往年种普通水稻收益多出差不多两倍的收益,很多父老乡亲见到我收益那么好,都跟着种起了红黑米,丢荒的田地也都重新种上了,今年我家种了30多亩。”陈盛去年种植红黑米收益近13万元。“种田”也有出路,迅速成为广大农户的共识。2022年北界镇共发展种植红黑米约2000亩,产量达40万公斤(米),产业种植规模迅速壮大。红黑米产业种植规模扩大后,北界镇又探索出决定产业成败的产销对接关键一步,构建以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33个村委会经济联合社为股东、群众为主体、市场为引领的产销运行模式,以村经济联社联合成立农业公司对千家万户种植的红黑米进行保底价收购,发动乡贤建立了产品加工厂,对红黑米进行统一加工包装,并注册商标进行统一销售,同时开展红黑米种植大村驻村第一书记多场直播助农活动,将红黑米成功推向全国市场,农户和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双增收”。北界镇党委副书记、驻镇帮扶工作队队长钟均志表示:“我们对全镇的红黑米实行保底价统一收购,来确保农户收益,鼓励发展扩大种植规模。由于有了驻村第一书记直播带货的成功经验,今年我们计划组织村书记、主任参加电商直播培训,推进村村设产品展销区、村村开网店、村村书记带头直播带货,来拓宽红黑米销售渠道。只要市场营销做好了,红黑米实现变现了,群众的种植积极性就会更高,也就能推动红黑米产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在轰轰烈烈的红黑米产业发展进程中,北界镇农户也经历了一场“头脑风暴”,思想从“要我种”到“我要种”,复耕撂荒地种植红黑米的热情高涨,对红黑米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据了解,北界镇原有连片15亩以上撂荒耕地约400亩。在红黑米产业的推动下,2022年以来村集体以及农户通过修建水利等措施创造复耕条件,复耕复种红黑米380亩,复耕率达到了95%。按照该镇红黑米产业规划,至2026年,全镇33个村委会约5000户农户每年两造共种植红黑米达20000亩,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又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助农增收。
初审:文治平 复审:罗林 终审:何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