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起源来自于雅言,一个没人口没经济的地方怎么可能起源一门语言,并且传播如此广泛。如果非要在广东广西里争谁是起源,那也是封开。
汉武帝时期,由西安经汉中沿汉水南下,至洞庭湖,溯湘水而至粤桂交界。北方中原的学术思想,由此交通孔道,向此处传播[6] 。封开是两汉时期岭南儒家经学中心。儒家经学的载体雅言首先在这里传播,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粤语,封开是最早的粤语中心。封开南片粤语完整保存了雅言的基本特点和百越语言的某些因素,见证了粤语的形成过程。
早期粤语居民入桂的时间不一,路线多样,多以村落族居,成片分布于桂东南和桂中广大地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对所操方言,当地多以地名相称,如玉林话、合浦话等,或称平话、客话、土话等,内部差异较大。第二层次是近现代从广东沿江西渐的广府粤语。珠江三角洲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同时人口压力大;广州自古就是对外贸易的大港,北货、洋货和西部土货的集散地,商品经济发达。转移人口压力和经商,加上抗战时期的避难,形成广西粤方言的第二层次,即“广西粤语”,主要分布于西江水系沿岸的商埠、城镇,少数沿海的商埠,形成处在第一层次粤语及民族语言当中的方言列岛,居民来源广泛,过去以经商和手工业为主。由于来源单一,入桂时间晚且相对集中,内部差异不大。从东端的梧州,沿江到西端的百色、田林,西南边陲的凭祥、龙州,北边的柳州(老城区),往南到沿海的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市,通话没有太大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