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4047|回复: 8

[今日关注] 高州:工农齐进 争当县域“模范生”|突围·粤东西北高质量发展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2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黄笑蜂 于 2023-12-2 21:18 编辑

11月末的风带着几丝凉意,走进高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却一片火热。“看,西区这一大片都是我们已经完成七通一平的即可用地,我们能保证项目来即拿地!”连续数月来,金属制造、食品深加工、电子科技、纺织织造等领域的企业纷纷走进高州的工业园区,一个个新项目成功签约,即将落地建设。
视线平移,在石鼓镇高州市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内,工作人员动动手指输入指令,三层楼高的全自动化机械便开始有序作业,一颗颗农家稻谷变成一包包精美的上好丝苗米,身价翻了数倍。
从工业、农业到城乡建设,高州大地热闹繁忙、生机勃勃。
今年,高州迎来空前发展机遇,发展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工业大起来了,农业强起来了,城乡旺起来了,高质量发展步伐铿锵有力。
工业集聚化
56个新项目落到相应篮子里
“一期试产调试与二期建设要同步进行,并且都要加快建设步伐。”11月20日,走进位于高州市金山街道的佛山(茂名)产业转移合作园高州片区,中力恒金属实业有限公司(下称“中力恒”)负责人温晓锋正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工作专班商量着如何能让项目建设再加鞭。温晓锋说,自项目开始着手谋划到如今一期试产,一年以来工作专班为企业提供了无微不至的上门服务,解决了不少难题,有力推动项目加快落地。
中力恒何以得到高州如此器重?从规模来看,中力恒总投资12亿元,年产铝棒和铝型材40万吨,达产后年产值约100亿元。然而,于高州而言,中力恒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这是一家“链主”企业,也是粤西铝型材唯一的中游项目。
“金属制造是高州工业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中力恒是高州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实施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而打造的产业项目。”茂名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州市委书记王土瑞道出了高州补齐工业短板的主要思路。
今年初,王土瑞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明确指出“补齐工业短板”是高州今年最想做的事。中力恒的背后,是高州补齐工业短板的坚定决心和清晰思路:瞄准强链补链延链,把好的项目放到相应的篮子里,加快集聚化发展。“我们看好高州推动培育县域优势产业的机遇,投资建设了这一填补粤西、海南地区行业空白的金属制造链主企业,未来将吸引更多上下游产业集聚,助力高州加快打造金属制造产业集群。”温晓锋说。——出台转作风抓落实促发展十条硬措施,要求以作风建设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打好土地要素牌,工业用地“以亩论英雄”,并大力推进园区征地、调区扩园,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与佛山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走出去开展密集拜访;实施敲门招商,以企业诉求为上坚持“一企一策”,帮助工业项目尽快落地建设投产;各职业学校开设41个专业,开展订单式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一系列硬核措施的推动下,今年高州工业一路高歌猛进:1—8月,高州在库规上工业企业163家,累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92.28亿元,总量居茂名各区(县级市)第二;工业投资项目117个,完成工业投资25.07亿元,增速53.5%。中财新型材料管道项目、金亿达(茂名)新型墙体材料环保砖项目落地建设;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高州片区新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2个;引进超千万元项目56个;工业投资维持高位运行,连续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短短一年里,高州工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各工业园区功能布局、发展定位愈加清晰,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子,金属制造、食品加工、纺织织造等产业集聚化趋势明显,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农业工业化
从产量第一县走向产业第一县
金秋,走进横跨4个镇街的高州市省级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生产基地,10万亩金黄稻谷在农机轰鸣之间颗粒归仓。一车一车、一包一包地被送进产业园核心产区的加工线上。
走进位于高州市石鼓镇九罡工业园的省级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丝苗米加工车间,浓浓的米香扑鼻而来。三层楼高的丝苗米加工车间里摆放着密密麻麻的现代化机械。技术人员只需点点按钮,稻谷便按需从三楼储藏区顺着管道输送到二楼,经过初筛、脱壳、二筛、分离、碾米、抛光等工序,再顺着管道输送到一楼,完成自动打包、装车。
“目前,生产线每月加工丝苗米约5000吨,产能仍在继续扩大。”高州市广东荔晶农业科技公司是高州市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实施主体之一,公司董事长陈祥挺介绍,这条投入了5000多万元建设的生产线,拥有全省领先工艺,只需5个人就能实现日产200吨丝苗米。
同样忙碌的还有广东浩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丝苗米加工中心,这边自动化生产设备开足马力,那边营销团队带着产品“走出去”,打响高州丝苗米品牌。
仓廪实,天下安。今年,这两家丝苗米加工企业先后投运,也意味着串联起生产、加工、科技、流通全产业链的高州市省级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潜力得到释放,困扰高州多年的稻米加工短板迅速补齐。
产业园的背后,是国家级、省级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持,是横跨4个镇街的10万亩优质丝苗米产业基地,是5000户受益农户。依托产业园,高州米身价翻了几番。
实际上,产业面貌革新的不仅仅是丝苗米。
拥有全国唯一一条荔枝清汁生产线的广药王老吉广东(茂名)产业园建成投产;总投资2亿元,集农产品加工、研发、存储、冷链物流于一体的高州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产业园一期建设基本完工;瞄准湾区需求,高起点打造的高州市禽畜屠宰冷链加工产业基地基本完成……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立足全省农业第一县的资源禀赋,高州以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布局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补齐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以工业化思维,推动高州农业从“大”到“强”迈进。
从水稻“产量”第一县,走向丝苗米“产业”第一县;从“调猪”到“调肉”,由“生猪产区”升级为“肉食加工储区”……高州对自己“全省农业第一大县”的优势与不足有着清醒的认知与明确的发展思路。
近日《2023年广东统计年鉴》发布,2022年高州农林牧渔业总产量达302.04亿元,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稳居全省第一,同时,高州在多个农产品产量蝉联全省第一。
荔枝、龙眼、香蕉、丝苗米、北运菜、生猪、禽畜、罗非鱼……按照高州思路,每一张闪亮的农业名片都正逐步延伸为一条条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高州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村城镇化
2年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
明月高挂,清风拂面。
入夜,走进位于高州市曹江镇的高凉墟,一河两岸霓虹闪烁,沿江美食街人头攒动,土特产香气四溢;挨酿坊里一道道经典特色高凉菜冒着热气端上餐桌,引得食客食指大动;高凉南山彩玉创意园“天光墟”正热,数十个摊位一字排开,各式文玩应有尽有,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热闹熙攘的市井烟火气扑面而来,经过微改造,这个鉴江边的圩镇风貌焕然一新。
在高凉墟里,游廊式文化美食村落、前店后坊式街区、云上墟市、地摊式文化活动等新的消费场景迭起;地域文化通过一景一物、一场场文化民俗活动得到深刻诠释;镇域集市被打造为辐射深远的全市性农产品集散地……趁过高凉墟,游客们纷纷感慨:“好吃好看好玩,太有文化韵味了”。
墟镇一头连着县城,一头连着农村。高凉墟南连高州城区,北接长坡县域副中心,一墟连两城,辐射范围覆盖库区及周边22个镇街,地位突出。
打造乡村集市,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日入千元;依托高凉墟平台举办农土特产展销会,带动沿线23条行政村发展特色产业;搭建云上趁墟平台,推动线上销售,平均日发单量5000以上……截至目前,高凉墟直接带动曹江镇23个村集体、8万多农户增收,成为促进商贸流通、联动县镇村的新平台。
高凉墟以特字当头,立足县情、镇情、村情,向内挖掘打造独具特色的墟文化,引领各地强化镇街联城带村功能,蹚出乡村振兴提质增效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相得益彰的高州路子。
今年,是省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开局之年,高州推动“百千万工程”向纵深挺进,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是重要发力点,用王土瑞的话来说,就是要“把城乡做旺”。
在前期,高州对标对表省委“百千万工程”目标要求,深入开展7方面24个专题调研,这当中就包括镇域特色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高州将23个镇分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推动差异化发展。

今年6月,高州率先在全省发布“百千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明确要在2025年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到2025年,要打造一批工业示范镇,5个城区镇及石鼓、根子镇分别培育至少1个主导产业;打造一批农业专业镇,建强12个省级“一镇一业”专业镇;打造一批现代商贸镇,建成不少于5个现代商贸镇;打造一批文旅特色镇,培育8个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重点镇。
不仅县级层面充分研究支持镇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支支“商”字号的队伍也纷纷投身“百千万工程”。高州24个商协会对接帮扶28个镇(街道),发动各商协会会员对接帮扶项目176个,总金额141.72亿元。此外,高州市32家建筑企业签约帮扶项目28个。
“突出精准二字,实施‘一镇一策’,切实让商会所能、所长与镇街所需、所求充分对接。”王土瑞说。
眼下,项目、人才、金融纷纷向镇域倾斜,高州政企结对子,掀起了镇域创业潮。
一线实践
中财管道广东生产基地
落户高州
“成交!”近日,高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网站一宗土地拍卖正在进行。随着“拍卖成功”一行字跃出屏幕,中财管道广东生产基地落户高州一锤定音,广东中财管道高州项目负责团队与高州招商团队高兴地互相击掌庆贺。
“这是高州近年来招引的最大工业项目,太振奋人心了!”消息一出引起高州各界广泛关注,不少市民、企业代表纷纷表示,中财管道广东生产基地落户高州是招商引资的重大突破。
招商就要抓大鱼、活鱼。中财管道是全国最大的塑料管道制造商之一,是全国民营制造业500强企业。据悉,中财管道广东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约9亿元,预计达产后年税收超6000万元。此次在高州投资的生产基地是中财管道南下战略的首站,将辐射广西、海南、东南亚等地区。
此前已经在粤西地区考察了不下10个县区的中财管道,为何最终选择落户高州?
这是双方首次正式接触,中财管道广东项目行政负责人孝希林便对高州招商团队留下了深刻印象:“高州市领导直接在工业园区和我们见面,没有客套,讲的都是直奔主题的实在话。”“有地、有政策、有诚意。”这是孝希林首次见面后对高州招商的深刻印象,接下来双方进行了紧密的接触。招商谈判往往是一个你来我往、互相拉锯的漫长过程,对高州而言发展的步伐不能慢,但又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必须保证招引项目质量。为此,高州利用大数据技术和庞大的数据资源,分析收集一批以中财管道为代表的企业布局需求情况,逐步实现招商引资项目从招前评估、项目落地到招后监管的全流程管理,招商引资效率大大提升。
“我们分析研判后,发现中财管道经营活动主要在华北市场,而华南市场相对薄弱,对于他们来说南下粤西的步伐越快越好。”高州市招商办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大数据分析,不仅进一步确定了中财管道在粤西建设广东生产基地的意向,还找到了拿下该项目的硬招——许诺半年内动工。

从年初初次接触到正式签订投资意向协议,其间二三十个来回,高州主动作为,拿出最大诚意,推动项目尽快落地。最终,中财管道接过了高州递来的诚意满满的“绣球”,决定在高州投资建设中财管道广东生产基地。


目前,中财管道高州项目已经动工开建,首期项目预计将在2024年6月左右投产。

茂名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州市委书记王土瑞:
紧抓机遇补齐短板
谋求高质量发展
日前,茂名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州市委书记王土瑞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高州正紧抓机遇,奋力补齐短板,谋求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今年初,高州提出要加快补齐工业短板,目前已取得不俗成绩。高州是怎样抓工业发展的?
王土瑞:工业是高州发展最大的短板。我们突出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产业平台。盘活低效用地,推进征地拆迁,突出解决用地难题。加快金山、城东、蒲康、石鼓等工业园区建设。借力佛山帮扶,建设产业转移合作园。与三水共建“反向飞地”园区。
二是强化招商引资。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到珠三角上门招商、敲门招商。派出干部常驻佛山联合招商。建设标准厂房招引企业入驻。引进了中财管道、中力恒等超千万元项目56个。
三是狠抓项目建设。对招引来的项目,实行一名市领导牵头、一个主办单位、一个工作专班。出台十条硬措施,保障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已有省级丝苗米产业园、中力恒铝型材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
南方日报:高州在实施“百千万工程”中作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接下来高州准备怎样做?
王土瑞:省启动实施“百千万工程”后,高州坚持高位推动,实现良好开局。接下来,我们突出抓好如下工作。
一是抓好产业发展。加快补齐工业发展短板。推进征地扩容和盘活土地,建设好佛茂产业转移园和“反向飞地”园区,培育壮大金属制造、轻工纺织、电子电器等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产业。从种植、加工、销售、品牌全链条着手,壮大荔枝等产业集群,做好“土特产”文章,重点做好农产品精深加工。
二是抓好人居环境。开展美丽圩镇建设和乡村建设行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房改造风貌提升、“七个一”美丽圩镇建设、绿美高州生态建设等。坚持不懈打造“县一片、镇一村、村一组”,即每年县打造一个示范片,每个镇(街道)打造一个示范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打造一条示范村小组,通过示范引领,全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好县镇“5+27”条乡村振兴示范带。
三是抓好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加快老城改造和城东、城南新区建设。办好学校,完善教育集团。推动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发展壮大,建设互联网医共体。建设完善“三环九射十三联”县域交通路网。突出社会治理提效能,深化司法惠民服务,深入推进平安大走访。
四是抓好改革创新。抓好扩权强县和强县扩权改革。深入推进镇街体制改革,提升服务效能。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支撑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实行农业生产托管,推动国企参与村级资产经营管理,增加村集体和群众收入。
五是抓好社会力量参与。落实好百校联百县、百会帮百镇、建筑企业帮扶镇村等行动。积极对接佛山开展村村结对、村企共建,探索共富新模式。深入开展乡贤兴村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组合行动,推动全民参与。

数读
2023年前三季度
高州地区生产总值为532.04亿元,同比增长3.0%
高州在库规上工业企业163家,累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92.28亿元,总量居茂名各区(县级市)第二
工业投资项目117个,完成工业投资25.07亿元,增速53.5%
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高州片区新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2个
引进超千万元项目56个
工业投资维持高位运行,连续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农业总产值238.35亿元,同比增长5.5%
今年高州荔枝产量24.64万吨,果农收益增加20%以上。


776db3c87eef4ad4b84e3b7f53d74a79_batchwm_batchwm.jpg
发表于 2023-12-3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IP未知
农业工业化,产业化,这是农业做大做强的好思路!
发表于 2023-12-3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王老吉国企不算,中力恒和中财管道算得上是高州招商引资的里程碑
发表于 2023-12-3 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拜倒在楼主的小石榴裙下
发表于 2023-12-3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苹果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电白、高州、信宜三个次临湾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双资源丰富,承接湾区产业分工还没得到相应发挥,随着通湾基建不断发展潜力满满。
发表于 2023-12-3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浙江
数成绩的同时更应谋划明天,后劲源于今天的努力!
发表于 2023-12-3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片火热。“看,西区这一大片都是我们已经完成七通一平的即可用地,我们


题外话,这个写作水平还是很稚嫩的。高中学生水平
发表于 2023-12-3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陕西
发表于 2023-12-4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苹果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