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怀念的江南官宦宅第,是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黄炎培在此出生,北大校长胡适也曾居住过。
该故居位于“内史第”的第三进内宅楼,坐北朝南,是一座古色方香的二层砖木结构楼房。故居内设生平事迹展览,陈列有与其相关的书籍信件百余封,并按原状展示其居住部分。该故居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内史第,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官宦宅第,又是一座国内罕见的名人集聚的江南民宅,坐落于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在“内史第”出生的名人,有碑帖学家、书画鉴赏家、文物图书收藏家沈树镛,中国毛巾业先驱沈毓庆等。 “内史第”又名沈家大院,是黄炎培的姑祖父、清咸丰九年(1859)举人沈树镛建于道光年间的住宅,素有“江南第一名宅”的美誉,其建筑造型古朴、韵味十足。
内史第也是中国革命先驱、历史名人宋氏家族、敎育家黄炎培、音乐家黄自等人的共同的故居。 上海黄炎培故居 黄炎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徐特立是毛泽东的老师,黄炎培又是徐特立的老师。1965年12月21日病逝于北京。 黄炎培故居,在上海浦东新区川沙镇兰芬堂74弄1号。原为江苏省川沙厅城王前街“内史第”,清咸丰九年(1859年)举人、内阁中书沈树镛的住宅。黄炎培故居在第三进内宅楼。占地面积306平方米,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坐北朝南,两层砖木结构院落。1992年6月,被批准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内史第是中国革命先驱、历史名人宋庆龄、黄炎培共同的故居,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对学生进行历史精神和价值观教育,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浦东的人文遗存,了解浦东历史文物的地位、意义和内涵。 黄炎培故居是一座古色方香的二层砖木结构楼房,粉墙黑瓦,屋宇雕梁画栋,“内史第”大门口有古典精致的仪门,飞檐翘壁,正面有“凤戏牡丹”等砖雕正面门楼雕有“华堂映日”;背面刻着“德厚春秋”的大字,凝厚壮重,门枋上雕有凤凰牡丹等图案装饰。下面基石盘龙石刻。整幢建筑具有典型的汇南城镇风貌门。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新川路218号
“内史第”位于川沙古镇,不少名人如黄炎培、宋庆龄、胡适等都曾在此居住过。如今,黄炎培故居就坐落于内,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浦东新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炎培故居(内史第)是一座古色方香的二层砖木结构楼房,粉墙黑瓦,屋宇雕梁画栋,大门口有古典精致的仪门,飞檐翘壁,正面有“凤戏牡丹”等砖雕正面门楼雕有“华堂映日”;背面刻着“德厚春秋”的大字,下端基石盘龙石刻,凝厚壮重。门枋上雕有凤凰牡丹等图案装饰。下面基石盘龙石刻。整幢建筑具有典型的汇南城镇风貌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