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1-15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一、关于雷祖陈文玉的记载
“雷祖”传说最早见于唐代沈既济的《雷民传》:
尝有雷民畜畎犬,其耳十二,每将猎必笞狗,以耳动为获数,未尝五动。一日,诸耳毕动,既猎,不复逐兽。至海旁,是中嗥呜。郡人视之,得十二大卵以归。置于室中,后忽风雨若出自室。既霁就视,卵破而遗甲存焉。后郡人分其卵甲,岁时祀奠,至今以获得卵甲为豪族。
所记述完全是神话故事,既没有点明发生的时间,也没有点出雷祖的姓名。宋代丁谓《雷州显震庙记》记载,则有时间,有地点,有姓氏,但依然没有名字:
旧记云:州南七里有擎雷水,今南渡也。始者,北里居民姓陈氏者家无子,因射猎中获一大卵,围及尺余,携归家,不知其何名,置之。忽一日,霹雳而开,遽生一子,鞠育抚养,遂承其家。乡俗异之,曰雷种。陈太建二年也。[1]
宋代吴千仞的《英山雷庙记》首次点出雷祖就是后来成为雷州刺史的陈文玉:
州之二里英灵村,有居民陈氏,无子,曾为捕猎。家有异犬,九耳而灵。凡将猎,卜其犬耳动者,所获数亦如之。偶一日,九耳齐动。陈氏曰:今日必大获矣!召集邻里共猎,既抵原野间,有丛棘深密,犬围绕惊匝不出。猎首相与伐木,偶获一卵,围尺馀,携而归,置之仓屋。良久,片云忽作,四野阴沅,迅雷震电将欲击其家。陈氏畏惧,抱其卵置之庭中。雷乃霹雳而开,得一男子,两手皆有异文,左曰“雷”,右曰“州”。雨止后,陈氏祷天而养之。既长,乡人谓之‘雷种’。至太建二年领乡举,继登黄甲,赋性聪明,功业冠世,授州守刺史之职,陈文玉是也。
但该文未见于《全宋文》,而首先见于明崇祯年间庄元贞所纂《雷祖志》,故有人存疑。《雷祖志》之记载除按吴千仞文之外,还增加了一些内容,如“文玉貌相超常,武力绝伦,叱声霆震;资质聪明,勤学不缀;严气正性,不仕非君,侍亲至孝”;“唐贞观五年(613年)出就荐辟,即本州刺史”;“唐贞观十二年正月十五日,率文武僚属具题城工告竣,彼时即生两翼,白日升天”,等等。此后的史籍中,陈文玉的事迹更加充实。如嘉庆《雷州府志》载:陈文玉61岁临危受命,任东合州刺史。在职期间,“精察吏治,巡访境内,甦民疾苦,怀集峒落,诸酋相继输款”。同时,奏请朝廷改东合州为雷州,还捐奉修雷州郡城,巩固地方政权;剿抚并施,分化打击了谈殿等叛乱势力,“诸贼皆惧,遂相率归峒远去矣”,“猺老獞老复来贡献方物,求勿捕剿。自是雷无贼患”;他教养并行,致力传播中原文化,使“猺獞向化,民俗丕变”;他引进先进的农耕技术,“丰吾田谷、荣我冠裳”,为民族的融合与国家的统一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于贞观十二年(638年)仙逝后,“雷民德之,遍立庙祀”,尊其为“雷祖”。贞观十六年(624年),唐太宗褒封雷祖为“雷震王”,特遣礼部侍郎吴从殷督郡官于郡城西南隅建祠奉祀。此后,历代王朝对雷祖的褒封多达14次。这么一来,陈文玉就成为亦人亦神的一位英雄了。
不过也有例外。如明末屈大均《广东新语》对陈文玉的记述,就舍弃其为官的事迹而基本按神话传说,同时指出“此事诞甚”,并将其归入《神语》,题为《雷神》。书中还写道:
神圣之生,天必示之怪异,况雷于天地为长子。《易》曰:震,一索而得男。神生于霹雳,为天地始阳所孕,理诚有之。况雷与龙同体,其从龙而伏也则在山,从龙而起也则在田。雷者龙之声也,电者龙之光也。龙本卵生,故雷神亦卵生,卵不从天降而从地出,又所谓雷出地奋也。又雷与风牝牡也,雷风相薄,雷之精入于风之血,故卵生焉。卵得乾之初气,故为雷子。其生于雷州,则以雷州乃炎方尽地,瘴烟所结,阴火所熏,旧风薄之而不散。溟海荡之而不开,其骇气奔激,多鼓动而为雷,崩轰砰嗑,倏忽不常,故雷神必生于雷州,以镇斯土而辟除灾害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