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区内现存的古迹屈指可数,位于黄浦区人民路大境路口的古城墙大镜阁便是其中一处,这是一段30多米长的古城墙和建在古城墙上的大境阁,是明代嘉靖年间留存至今仅存的古城墙。虽然这个景点小到仅用几十分钟就能看个遍,但当你走上古城墙,或许能感受到这古朴的建筑散发着的岁月气息。 这段城墙成“凸”字型,原是箭台,而建立在箭台上的大境阁是一座造型别致的三层楼阁。另外,当年射箭用的熙春台和登上箭台的21级花岗岩石阶,也都是明代遗物,有的砖上至今还有“上海城砖”字样的钤记。可以依次游览城楼、关帝殿、熙春台。 熙春台建于清代,如今里面陈列着《上海老城厢史迹展览》,有图片、实物、模型置景等展品,展现了上海老城厢七百多年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诸方面的变迁以及南市(现已分属黄浦和卢湾两区)的今日和未来。 明代时的上海屡遭倭寇侵犯,因此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仅用三个月赶筑了一座周长4.5公里的城墙用以御敌。城墙于辛亥革命后被拆除,现在这段因城墙上建有关帝庙而被幸运地保留了下来。关帝庙悬有清道光年间两江总督陈銮题写的“大千胜境”匾额,故又称为“大境阁”。大境阁前城墙上赞颂关帝的“信义千秋”石匾仍是当年的原物。 地址 大镜路259-269
很难想象我们可以在上海市区找到古城墙遗址,从淮海东路人民路口沿着人民路向西南走不多远,便能看到这样一段矮矮的城墙了。这段城墙大约长50米,高8、9米,大境阁便建筑于上。这里原为上海古城墙的一部分。上海古城墙筑于明嘉靖年间,辛亥革命后拆除。在拆城过程中,古城墙上建有关帝庙的一段被保留了下来,因为关帝庙悬有清道光16年两江总督陈銮题写的“大千胜境”匾额,故又称为“大境阁”。清代又加筑了熙春台,成为民众游玩场所,1984年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镜阁底楼有上海老城厢史迹展。白云观与大境阁一墙之隔,可以顺便浏览。 上海城墙唯一遗址——大境阁关帝庙城墙,曾为古时“沪城八景”之“江皋霁雪”。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