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 新华社聚焦茂名信宜 马安村的春天
当进村公路旁的三华李绽放出些许花蕾,马安村连着周边3万多亩竹林也迎来了春天。 位于云开大山深处的广东省信宜市平塘镇马安村,海拔800多米,高处海拔1000多米,山高谷深,土地贫瘠,村民曾用“除了坡陡,什么都没有”来形容曾经的偏僻和贫穷。 “每天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挂在山脊上的泥巴路,自带大米和剩菜,中午就用三个砖头架成灶台煮饭吃。”2002年出生的周清莲回忆自己小时候上学路充满苦涩。如今,她脸上虽显得稚嫩,但大学毕业已工作快两年,是马安村委会的一名储备干部。 同样选择回村就业还有张玉娇,2023年她从广东海洋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入职马安村旅游开发运营企业,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新生代”。“以前努力读书想走出这大山,没想到毕业又回到了家乡。”打扮时髦的张玉娇,头戴中式发簪,身着一袭马面裙,一边接待游客,一边对记者讲述家门口就业的故事。 能吸引大学生返乡就业,靠的是马安村翻天覆地的变化。2021年6月,云茂高速正式通车,结束了信宜市东部山区无高速经过的历史,将粤西山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距离拉近,马安村也迎来新生。
马安村的新面貌(2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瑞平 摄 马安村周边3万多亩竹林是当地最大的特色。2022年8月,“马安竹海”乡村振兴项目正式动工建设。作为当地精心打造“沿云茂高速乡村振兴示范带”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该项目由政府和企业按配比共同投资2.5亿元,以不低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进行建设和管理。 “云茂高速在信宜第一个出口就是我们平塘镇,我们有粤西最大面积的毛竹林,有高山草甸、湖泊、云海,还有成片的原始森林。” 马安村党支部书记萧英北带着记者从翻新的村委会门口横穿过挂着“围炉煮茶”的休憩凉亭,沿着柏油路,途经流水哗哗的亲水平台,爬上位于半山的酒店和民宿,又绕到村中央的竹海广场,他边走边介绍说,以前平塘镇是信宜市的“边角料”,马安村是平塘镇的“边角料”,现在交通好了,“泥巴巴蜕皮露出了金疙瘩”。
云茂高速穿过云开大山的景象(2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瑞平 摄 “刚过春节,好几个外地朋友想来我们村玩,问我塞不塞车。”杨翔文平时在广州市白云区从事物流配送工作,跟朋友聚完餐走到竹海广场,他拉着记者的手说:“现在跟别人说起我们村都是很自豪的,在手机上一搜都有我们村的好多视频,别人都羡慕哩!”
游客在马安村合影留念(2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王瑞平 摄 在马安村委会的接待室,墙上是马安村改造一新的全景照片,萧英北掰着手指,对记者分析景区营业后的状况, 2022年我们村集体收入只有17万元左右,2023年已经增加到96.3万元。“门票收入、房屋出租、停车场收费、酒店和民宿经营分成,加上村民自办的民宿,开餐饮店,小卖部等都可以提高村民收入。” 根据马安村规划,“马安竹海”景区今年正常营业后,村民人均每年股权分红可达2000元,提供200个工作岗位,更多村民也将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以前出村是弯弯曲曲的泥巴路,如今扩展成了5.5米的双向车道。” 周清莲说,家乡路每修宽一点,村民日子就变得好一点。 驱车从山顶往云茂高速开去,云雾从山谷漫上竹海,数不清的竹笋此时正埋在泥土里,唤着春雨。当春雷响起,这一根根春笋,又将给马安村带来不一样的春天。
|